“鸡头米”秧苗移栽正当时,芡实已成为群力农民的“致富果”
2022-05-05 11:0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曦 陈煜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时令催人耕种忙。立夏节气来临,芡实(俗称鸡头米)幼苗进入移栽期,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群力社区芡农们正抢抓农时,将芡实秧苗及时移栽到秧田。

  晨曦微露时分,苏州南荡芡实生产基地已是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芡农们正在将他们精心培育细心呵护了一个月的芡实秧苗小心翼翼地从育秧苗池采挖出,就地洗净根上附泥,整理好后小心地排放在桶中,搬运上车,准备去秧田进行第一次移栽。

  种植户许凤春是群力社区芡实种植老手。今年,他在吴中区横泾街道租赁了140亩水田。清晨6时许,太湖横泾的农田里,空气清新,草木葳蕤,秧田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芡农们到达秧田里立刻热火朝天地忙碌了起来。他们弯腰俯首,左手握秧,右手插秧,手脚协同,动作娴熟。绿意盎然的田间、勤劳耕种的芡农与不远处青瓦白墙的村落,构成了一副美不胜收的田园画作。

  芡实秧苗移栽是一项既“累”又“巧”的农活。为了缓解长时间弯腰弓背的疲惫,他们时不时要站直身子稍作停歇。同时,芡实移栽对拿秧插秧手法、株行距、移栽深度都有严格的要求。“下苗要轻柔,秧苗要按照35-40厘米的株行距插入,太密生长不开,太宽影响收成。插得不宜过深,把种子和发芽茎栽入土中即可。”关于芡实移栽的技巧,许凤春说得头头是道。不一会儿,2300余株秧苗就被移栽到了1亩水田里。一个月后,待到芡苗长出3~4片圆形绿叶叶片,直径达到25厘米以上时,即可进行第二次移栽。由于芡实生长对水位、水质的要求很高,接下来的一个月,他们需要定期进行水位调节、人工除草和除漂管理。

  据悉,今年群力社区共有730多户种植芡实,可移植大田种植芡实面积近1万亩,预计每亩净利润可达5000元。这一颗颗凝结了心血和汗水的小小芡实已成为群力农民的“致富果”。  张曦/文 陈煜/摄

标签:芡实;秧苗;秧田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