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4月6日,苏州市金融监管局召开金融支持企业纾困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工作座谈会。现场,围绕落实苏州市政府“46”条和金融“18”条政策工作情况,各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目前推出的减费让利、线上服务、关爱保障等支持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具体举措和工作进展,分析当前企业经营发展面临的各项难点、堵点问题,深入研究进一步优化方案。
结合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领域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苏州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分析当前企业经营发展问题和需求。人民银行苏州中支、苏州银保监分局就金融支持市场主体进行深入交流,并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可行性建议,同时向金融机构发出倡议,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
疫情期间,苏州各金融机构纷纷设立专项额度,设置专人、专线、专班,以“真金白银”让利困难企业,以“真招实招”助力企业发展。这些含金量满满的纾困举措,既是一场“及时雨”,也是一颗“定心丸”,为支持企业纾困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工作按下了“快进键”。
把优质金融服务送到企业身边,以实际行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苏州市金融监管局局长谢善鸿表示,要提高站位,确保惠企纾困见真章。各金融机构要提高站位、强化担当,针对当前一些受到严重冲击的市场主体,应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合理让利力度,以有力举措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健康发展;要及时跟踪研判相关困难行业企业恢复情况,持续推出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支持企业纾困发展。要加强联动,扩大金融政策受惠面。苏州市金融监管局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紧跟形势变化,联合人民银行苏州中支、苏州银保监分局将金融抗“疫”助企工作做实做细,把工作做到企业心坎上;要扩大宣传面,加强金融政策的宣传力度,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相关纾困扶持政策。要压实责任,绷紧风险防范这根弦。金融监管部门及各金融机构要坚守防范风险底线,加强金融风险全方位监测预警,强化分析研判,稳妥有序做好各类风险防范化解处置工作;特别是保险业要积极发挥“稳定器”作用,将防灾减损效应发挥得更大。 苏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