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铁脚板”和“热心肠”获群众赞誉 80后吴江民警“走出”好口碑
2020-10-29 22:16:00  作者:政中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刘乐是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松陵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80后的他已扎根社区十年,凭着自己的“铁脚板”和“热心肠”,不仅收获了辖区群众的好口碑,还先后获评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4次以及吴江区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化建设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走出来”的好口碑

刘乐管辖的梅石社区共有7个小区、1个城中村,常住人口7000多人,暂住人口4000多人。地广人多对于社区管理工作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刘乐说:“对社区的了解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群众的信任是一件一件事情累积起来的。”

前些天,刘乐在社区微信群里看到有居民反映,一户人家门口堆了很多垃圾,一直没人处理。在联系物业处理完毕后,细心的刘乐发现,该户生活垃圾一下多了几倍,房子里肯定是多住了不少人。刘乐立即上门走访,果然,里面住了8个人。原来,房东将房子出租给一家快餐店的员工居住,原本住了4个人,后来租客又擅自叫来了4个老乡。刘乐立刻找来房东和快餐店的老板,现场开展群租房的安全宣传与教育,责令其立即整改。一个群租房安全隐患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排除了。

刘乐有个习惯,每天上下班都要开车到梅石社区绕一圈,虽然并不顺路,但他觉得看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就能踏实不少。这些年,在刘乐的努力下,辖区居民的社会治安满意度不断上升,居全所前列。

守护“钱袋子”不停歇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松陵派出所在接处警工作中,将辖区分成了三块区域,刘乐主动选择了警情数最多、工作最繁琐的二区。原因很简单,刘乐管辖的社区就在这里。“只有更多地接触辖区警情,才能更好地做好社区安全防范和管理工作。”刘乐解释道。

不久前,正在值班的刘乐接到苏州反诈骗中心预警,称市民胡先生可能正遭遇通讯网络诈骗,需紧急阻止。“当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还下着大雨。”刘乐回忆道,他立即拨打了胡先生的电话,但尝试多次都没有打通。第二天一大早,刘乐让同事前往胡先生家附近的银行网点守候,自己赶往胡先生的工作单位,但也都没有收获。夜班过后,本该休息的刘乐不愿就此放弃,继续查询、走访,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终于在中午11点半,获得了胡先生现住所的信息。刘乐立即上门,正好遇到了出门准备汇款的胡先生。电话那头自称“上海警方”的骗子,正遥控指挥胡先生把卡里的钱全部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上。正是刘乐的及时出现,守住了胡先生毕生积攒的78万元。

宣传防范频出新招

刘乐大学学的是艺术设计,社招进入警队后,学业之长并未因此荒废。他为全所社区民警设计了警民联系卡,还印着他自己编的“防骗绕口令”。针对防盗、防骗、防火等安全防范内容,他设计了各式各样的宣传海报,张贴在社区宣传栏里。

为了更接地气地做好宣传工作,刘乐和单位同事们一起走进各社区、商贸综合体,开展更有温度的安全防范宣传活动。在松陵派出所的“流动宣传摊”上,群众可以了解到通讯网络诈骗最新套路、防盗抢小技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妙招、居家消防安全常识,以及“一盔一带”、垃圾分类等最新政策。除此之外,还提供办理居住证、养犬证等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少跑路。

为了错开工作日,让更多的群众接受宣传,服务队特地利用周末时间“摆摊”。“我们的摆摊时间相对固定,一般在周六或者周日,但地点是流动的,以警情为指引,群众需求为导向,哪里需要我们,我们的摊就摆到哪儿。”民警刘乐介绍。

今年8月,刘乐还通过吴江区松陵法制直播间,给网友上了一堂关于防范非法金融及反诈骗知识的网课,这也是松陵派出所第一次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开展防范宣传活动。

今年以来,刘乐上报信息、线索30余篇,通讯稿件10余篇,扎实做好基层警务工作宣传,并积极做好防范短信推送、微信朋友圈宣传等公安宣传活动,在辖区形成了浓厚的防范宣传氛围,赢得群众好评。

政中

标签:社区;宣传;安全防范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