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自该意见发布以来,沭阳县学府路小学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的“1+2+X”作业管理模式,全面实行“一主两辅”的“5+2”课后服务辅导机制,切实提高各项作业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优化作业布置
开学初的第一次全体教师会,马裕校长就落实“双减”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要求全校教师不得利用微信、QQ、钉钉等网络工具布置家庭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者变相布置作业,更不得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等。
教学部门召开了“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专项会议,提出我校作业管理模式为“1+2+X”。1是指书面考试科目作业,2是指阅读作业和体育作业,X是指实践作业。作业作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既要关注学生对具体学科知识的学习,又要鼓励学生实践参与,它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应该促进学生全面而丰富的发展。
在作业布置方面,各年级确保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六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各班班主任控制作业总量。学生在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完成各科书面作业,回家统一完成阅读作业、体育作业和实践作业。实践作业可围绕动手操作,科学实验等进行布置。
在作业设计方面,教务处要求各学科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将作业设计纳入备课环节,通过集体研讨、精心设计,共同梳理出每节课的课后作业。为加强作业管理过程监控,各科老师严格执行家庭作业备案制,认真落实作业管理的三个重要环节:布置前有研究,过程中有辅导,批改后有反馈。
二、细化作业辅导
学府路小学全面推行“5+2”课后服务模式。一、二年级以阅读、艺体、特色活动为主;三~六年级以作业辅导为主,实行“一主两辅”(即当晚辅导老师任教学科的作业为主,另两科作业为辅)的课后服务辅导机制。
学校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将“主科”作业全部做完,辅导老师将重、难点题型全部讲完,所有作业全部面批完成,并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另外两科作业,确保学生回家无书面作业。
教务处不定期组织抽查各班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根据作业备案表,采取随机访谈、定期调研等形式,对作业布置的效果进行评估,探寻作业改进策略的“关键点”。只有对家庭作业持续地跟踪和关注,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作业的发展性功能。
三、丰富作业形式
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作业,可以实现学科内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沟通学科间知识的左右关联。它既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还要突显其育人价值。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各班级通过不同形式的作业布置,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作业,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关键能力。
“双减”工作的研究与实践任重道远,学府路小学将以此次“双减”为契机,在作业形式和内容上不断探索,进一步优化作业设计,完善作业架构,从作业的“量”和“质”两方面精耕细作,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让每个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丰富的学识,是学府路人不懈的追求! (马裕 王建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