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1月26日,南通开发区法院召开了“年度十大特色亮点工作”新闻发布会,对2023年度工作重点、亮点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
据介绍,2023年,开发区法院紧扣“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以纵深推进“八大工程”为抓手,能动司法,公正司法,向人民群众提交了一份有厚度、有温度的司法答卷。全年共受理案件8433件,其中,新收7373件、审结7380件、未结1053件,同比分别增长18.96%、18.99%和减少0.66%。超一年未结案件全市法院率先“清零”,行政案件结收案比名列前茅,调解率、首执案件执结率进入全市法院第一方阵,全市法院综合考核考核业绩持续提升。
一是涉外商事案件集中管辖工作稳步开局,受理64件,审结31件,平等保护了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主体司法获得感显著增强,为优化南通营商环境提供又一个“金字招牌”,使南通开发区法院成为投资者纠纷解决的优选地。二是“智行合e——数助行政审判”系统在“2023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江苏巡展”上亮相,获得了一致好评和高度评价。三是创新“E法援”塑造行政审判“温暖名片”,成功塑造了南通行政审判的“温暖名片”,得到省高院、省司法厅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并向全省法院进行推广,2起案件入选江苏省高院发布“全省行政诉讼法律援助六大典型案例”。四是行政诉讼推进规范自纠形成“南通经验”。省高院领导在全省行政审判工作会议上肯定南通开发区法院行政审判推动规范自纠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全省行政自纠工作开展,在全国2023年行政审判工作会议上,省高院介绍了江苏法院推进诉源治理的“南通经验”。五是全景式融入沉浸式指导,“立体化诉源治理”塑造新品牌。积极响应矛盾纠纷化解‘党委领导、多元共治’模式转变新要求,完成从“法院主导”向“法院融入”转变,民商事立案窗口于正式入驻开发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着力打造“1+5+40”矛盾化解三级平台,打造“1+18”行业性专业性诉调对接机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立体化诉源治理工作机制。六是“行政+涉外商事”双集中管辖,科技赋能两中心“数字法庭”建设。高效调处,打造涉外商事争端解决“优选地”。公正透明,开创行政集中管辖诉讼“新时代”。科技引领,全面推进无纸化办案。提升了办案效率,还为当事人带来了更便捷的司法服务体验。七是执行质效稳步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显著增强。深化执行机制改革,加强执行联动,加大执行力度,执行质效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本合格率并列全市第一。首次执行案件12项质效指标基本均位于全市前列,其中实际执行到位率、执行完毕率等5项指标位于全市前三,各项指标均有大幅提升。全年共受理首执案件1729件,结案1731件,收结案数较去年分别上升27.52%、25.07%。八是抓审判管理“牛鼻子”,审判绩效全面攀升。审管“周通报、月分析、季考核、年汇总”,制定文书阅核制度,加强六类案件监管。新收行政案件1476件,同比下降8.66%,行政机关败诉率为7.15%,同比下降0.2百分点,实现收案和政府机关败诉率的“双下降”。诉前调解分流率86.17%,调解成功率54.83%。服判息诉率47.42%,同比上升9.12个百分点,非行政案件服判息诉率91.50%,位居全市中上游。调撤率59.87%、超12月以上未结案件占比均进入全市法院第一方阵,绝大多数质效指标大幅优化。九是强化能力素质,全面加强队伍建设。12名青年干警获得全省金融审判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法院办公室工作先进个人、全市十佳法官等省市级荣誉称号,院团支部连续两年获得区五四红旗团支部。青年干警撰写的1篇案例入选国务院办公厅编发的《行政信息公开典型案例》,2篇案例入选中国法院2023年度案例,2篇调研刊载在《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2篇刊载在《法治江苏》,4篇调研获省级奖励。十是厚植营商沃土,“硬核司法”优化“发展软环境”。秉持“案案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赋能护航。营商环境工作被相关简报刊发或媒体宣传。(陈鹏 杨璞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