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尽职履责,不负人民所盼;踔厉奋发,回应时代所需。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如皋市人大代表袁小华,始终坚守初心,勇毅前行,在为民服务中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精彩人生。2020年-2022年度均被评为市级机关工委优秀党员,2023年荣获市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立足本职,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是他的履职信条。
心系民生,提高工作质效
袁小华积极弘扬“四敢”精神,增强“敢为”底色。他切实担起政治责任,带头执行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广大农民宣传国家的惠农政策,将每年的耕地地力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稻谷补贴等近3亿的惠农资金及时发到农民手中,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他切实担起社会责任,作为农业系统里唯一一家江苏省级文明单位(连续四届),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创建志愿服务、与经济薄弱村结对帮扶、对老干部进行走访慰问、对残疾人和贫困儿童进行慈善捐赠等形式,积极帮助困难群体排忧解难。他切实担起工作责任,立足本单位、本岗位和本领域,对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以全市农业生产增收为中心任务,以农业转型升级为方向,以技术措施落实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狠抓各项关键措施的落实,不断打造亮点,提高工作成效,带领农民致富。他始终贯彻粮食生产“稳面积、稳产量、稳政策”的工作要求,克服恶劣天气频发、新技术新模式落地难等因素的影响,粮食生产、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油料作物面积、产量等均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在今年的南通市粮油高产竞赛中,如皋市小麦、油菜平均产量位居南通第一。
履职尽责,发挥代表实效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袁小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找准粮食生产安全的切入点和技术指导服务的着力点,依法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及时提出生产技术指导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意见,开展实用技术和现场培训,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示范推广三新技术,助力乡村振兴。他邀请南农大教授到如皋“花名堂”等特色园区进行点对点专业技术指导,解决其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提升了园区的种植水平。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开发“三白三黑”地方特色农产品的重要部署,大力推广黑塌菜种子包衣、机械直播、穴盘育苗与机械移栽等轻简化栽培技术。全市建成百亩以上规模化、标准化黑塌菜生产基地30多个。如皋黑塌菜、如皋白萝卜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江苏省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如皋被评为“首批江苏省绿色蔬菜产业特色县。今年如皋市的粮油攻关田,在精准的技术指导下,夏熟的小麦和油菜单产在南通市的实收产量中均获第一,秋熟的水稻和大豆产量实收也获得高产。同时,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优势,利用好每月的“两代表一委员”接待日,当好法律的宣传员,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深入人心。
精准建言,助推产业发展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袁小华通过人大代表乡村振兴服务站以及线上等多种方式,开展座谈、走访、视察等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积极献计出力,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去年,他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如皋黑塌菜全产业链的建议》,充分得到了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助推部门先后组织如皋黑塌菜品质品鉴会、如皋黑塌菜烹饪大赛等,以及赴辽宁舰等海军系统专场推介会、北京等大中城市推介会等各类推介活动的召开,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各级蔬菜标准示范园区、上海外延蔬菜基地、特色蔬菜专供基地等规模基地建设,同时,在黑塌菜茬口高效衔接利用方面,结合蔬菜产业优势特点,因地制宜重点推广青玉米(青糯玉米、青饲玉米)—青毛豆(或小杂粮、萝卜、甘蓝类)—黑塌菜、青毛豆(地刀豆等)—青玉米(或萝卜、甘蓝类)—黑塌菜等周年种植模式,创新形成了黑塌菜套种荷仁豆(甜豌豆)、青蚕豆、荠菜等复合高效种植模式,及林果桑园冬闭季节套种黑塌菜等综合利用模式,如皋黑塌菜在走进海军、走向远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全国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强竞争优势。
今年,针对如皋市城市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整体不高,服务质量与居民要求和城市发展不相匹配的问题,他又提出了《关于加强如皋市物业管理的建议》,建议要完善物业管理制度、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和建立督查考核制度,力争提高小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袁小华始终坚守着他的履职信条,听民声、传民意、谋民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人大代表的使命与担当。
(朱为民 缪申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