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创新工作如何?我们跟着人大代表一起来看看
2025-04-27 16:0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彭慧  
1
听新闻

  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创新之路。为深入了解基层治理情况,探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径,近日,江宁区人大常委会麒麟工委和横溪街道工委组织辖区内区人大代表、街道议政代表和部分社区分管副书记开展联合视察活动。视察组一行先后来到麒麟街道麒麟门社区新地雅苑小区以及宁博两省一街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分别实地视察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以及物业监管平台运行情况,深入了解联巡联处联访工作机制这一党建引领基础治理创新成果。

  麒麟街道新地雅苑小区:创新治理模式,提升居民幸福感

  小区打造“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社区文化生态,每月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打造志愿者人才库,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招募,挖掘社区内外热心人士,同步开展培训团建,培养志愿者的专业能力,激发自主服务意识;完善小区居民议事会制度,通过设置“民意诉求二维码”、小区线下诉求收集点,拓宽居民意见反馈渠道;建立小区物业联席会议制度,构建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协同治理机制。

  此外,代表们观摩了小区物业监管平台,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平台如何实现对小区物业的实时监管,包括小区设施设备运行情况、环境卫生状况、安全隐患排查等,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了小区治理的效率和精准度,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宁博两省一街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跨界合作,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板

  以苏皖“两省一街”警务室为营,进一步延伸南北两镇携手共治的触角,统筹两地民辅警、城管、网格员等建立起一支50余人的江宁—博望一体化巡逻队(省界联合巡逻队),同时联动两地公安、司法、消委、市场监管等单位,联巡联处联访。巡逻队以“1+10+24”作为整体运行机制,“1”即一个指挥部,设立在两省一街警务室,“10”即10个小队,覆盖21平方公里的两镇集镇区域,“24”即24小时“白+黑”巡逻;以五个“互共”作为具体行动指南,即信息互通共享、突发事件互助共处、跨区流窜犯罪互查共破、重点人员互监共控、社会治安问题互研共管,治理成效显著。

  人大代表见证基层治理创新成果

  视察结束后,代表们对街道在基层治理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代表们认为,麒麟街道新地雅苑小区的治理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协同治理机制以及物业监管系统,居民的参与度和幸福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种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值得在更多小区推广。宁博两省一街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整合了苏皖两省一街的资源,通过建立联合巡逻、联合处置、联合走访机制,实现了跨区域社会治理的协同高效。代表们建议,进一步深化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不断完善服务中心功能,为两地居民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基层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街道人大工委将继续发挥监督职能,持续关注基层治理工作,组织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视察调研活动,为提升街道基层治理水平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彭慧

标签:治理;物业;街道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