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记者 邓雯婷)让文物说话,让信仰扎根,3月12日,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迎来了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乐山路分校的同学们,他们在博物馆里上一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中国奥运奋斗史。这是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思政课程入选南京市“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总课表后,迎来的第一批学校团队。
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按耐住激动的心情,有序地进入博物馆开启奥林匹克之旅。本次课程由讲座、体验、参观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在博物馆报告厅,从“奥运三问”的提出,到“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故事,再到1952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的背后……结合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火炬”,社教老师用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奥运历史故事,将中国体育拼搏向上、顽强不息的奋斗画面生动呈现在同学们眼前。
奥林匹克圣火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是每届奥运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在讲好有温度、有特色的故事的同时,为了让这堂思政课更有参与感、体验感,馆内特别设置了奥运圣火仪式体验环节。同学们手持奥运火炬,在庄严、神圣的氛围中,感悟“卓越、尊重、友谊”的奥林匹克精神。当奥运圣火点燃的那一瞬间,奥林匹克的种子也植根在大家的心田。
课程的最后,同学们跟随讲解员老师的步伐漫步博物馆展厅,透过一件件奥运珍藏,去了解奥林匹克运动从古至今的漫漫发展之路。在博物馆特展厅,大家亲眼见到了有着“史上最昂贵火炬”之称的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火炬。1952年赫尔辛基火炬共发行了22把,现存世的只有15把,它的背后是中国奥运砥砺前行、坚持不懈的奋斗史,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