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3月9日,南京江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幸福课堂”联合禄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禄口街道成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了“幸福课堂——净美生态家园”活动,激发青少年对环境保护的热情,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环保实践中来,携手共建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
活动伊始,“移风易俗节俭环保”课堂迅速吸引了青少年的关注。志愿者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细的讲解,向大家阐述了节俭环保的重要性。在传统习俗中,一些铺张浪费的行为不仅给家庭经济带来负担,更对环境造成了严峻挑战。例如,一次性餐具的广泛使用,不仅消耗宝贵的资源,还增加垃圾处理的难度。活动中还普及了燃气知识,一段段精心制作的视频,生动直观地呈现了燃气泄漏可能引发的危险场景,以及正确使用燃气的方法。青少年们分坐三排,聚精会神地观看,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专注与好奇。视频中那些源于真实生活的案例,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燃气安全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让青少年们深刻领悟到燃气安全绝非小事一桩,而是关乎每个人生命安全的头等大事。
“垃圾分类套圈游戏”环节也吸引大家积极参与。志愿者将各种垃圾的图片摆放在场地中央,大家排着队等待投掷套圈。套圈套到图片后,需要迅速反应,回答出套中的图片内容属于哪一类垃圾。比如,当有人套中“电池”图片时,需要大声说出“电池是有害垃圾”。如果答不上来,志愿者会公布正确答案,随后参与者需要跟着复述一遍。这样的互动不仅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还让大家在实践中巩固了垃圾分类知识。
“变废为宝减塑课堂”则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手工制作体验。志愿者展示的环保手工作品,是由废弃的塑料瓶、支架等日常垃圾,重新组合加工,制作成撑衣杆、油壶等实用的生活用品。这些充满创意的作品,不仅令人眼前一亮,更深刻地传达出一个环保理念:只要我们怀揣匠心,废弃物也能焕发新生,成为生活中的宝贵资源。
“捡垃圾兑换盲盒活动”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青少年们手持垃圾袋,穿梭在大圩王村的各个角落,认真地捡拾垃圾。令人兴奋的是,他们可以用自己捡到的垃圾来兑换盲盒和胸章。这一激励机制点燃了大家的参与热情。
此次“幸福课堂——净美生态家园”活动,不仅普及了环保知识,还激发了大家参与环保行动的积极性。今后,街道将持续举办此类活动,致力于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为建设更加美丽和谐的家园添砖加瓦。
(周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