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年来,江宁区实行生活垃圾“四分类+集中投放”的模式,狠抓收集、运输、处置关键环节,不断完善运行机制,规范分类标准,多措并举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今年,江宁区将从“四项行动”入手,有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扩面增效。
实施“净力守护”行动,压实物业管理责任。进一步落实“确桶、净桶、规桶、贴桶”管理要求和“扫、擦、洗、除、消”保洁要求,做好每日清洁维护,规范配置和使用垃圾桶。同时,推动将垃圾分类落实情况纳入物业管理项目专项检查、双随机检查、小区健康度评测,对执行《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不力的物业企业,在相关评先评优中纳入负面清单管理,提高居民分类投放体验感。
实施“收运强链”行动,健全体系监管机制。积极推进收运车辆新能源化,逐步实现餐厨垃圾应收尽收,规范居民小区厨余垃圾环卫部门专业化直收,严格按照收运线路图作业,加强信息化监管措施,落实对产生单位“混用桶、混投桶”问题的贴单警示和记录报告要求,把好中转站“关口”,加强对收集车辆和人员管理,坚持对混收混运零容忍。
实施“暖心指导”行动,建强桶边指导员队伍。推动垃圾分类与小区物业服务有效融合,积极将小区物管员、保洁员、保安员转变为垃圾分类宣传员、指导员。同时,广泛深入动员志愿者队伍参与垃圾分类桶边指导活动,在不少于10%的小区,每周1次、每次2小时开展志愿桶边指导。建立志愿者荣誉激励机制,加强典型宣传,推动志愿桶边指导长期坚持。
实施“常态宣传”行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户外广告、小区分众传媒等载体开展宣传,保持垃圾分类全覆盖、高频次宣传态势,举办江宁区首届垃圾分类志愿者广场舞大赛,继续组织开展“跟着垃圾趣旅行”、垃圾分类家庭赛、辩论赛、新媒体产品赛等活动。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对垃圾分类宣传周、主题宣传月活动的部署要求,积极创出江宁特色。切实发挥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作用,提升服务和开放水平,开展星级宣传教育基地评选。通讯员 翟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