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的共青团生涯兼谈如何做好乡镇团委书记
我到基层乡村工作一年的时候,也就是“试用期”满,被任命为石集乡团委书记。乡团委的全称应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泗洪县石集乡委员会”。
说起共青团,我不禁回顾起我的共青团生涯来。
小时候我的祖母曾经跟我说过:“人生三大喜事,入队入团和入党”。刚上小学不久,我就加入少先队,戴上了红领巾,后来还当上了少先队的小队长。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放学的时候,我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是1200元钱,上交给了学校。副校长还在大会上表扬了我作为一个少先队员的拾金不昧精神。小学六年级,我还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我是刚满14周岁的时候入团的。那年我在南京市育英 外国语学校读初中二年级。我时时念叨和等待的满14周岁 的日子快到了——我是4月18日出生的,早就准备好入团申请书的我及时递交,因为4月底也就是“五四”青年节前夕,就发展一批新团员。经过组织考察,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大学生入党是一件光荣而神圣的事,由于受发展名额限制,自然也难。很多同学都积极向组织靠拢,递交申请,我自然也是积极努力。我在大一、大二连续两个学年的班长“竞选”中均胜出,大三时,我改任班级团支部书记。这成为我的最大优势。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班长、团支部书记“任上”,我先后与同学们一起,在老师的指导下,全过程地组织了一些团员青年的活动,比如元宵晚会、唐文治足迹游学、南京图书馆文献学习等受到同学们欢迎的活动,活跃了班级氛围。
印象中,还有一些颇为深刻的事:参加苏州大学南京校友会筹办的东京审判史料图片展;参加南京市慈善总会的义演活动,表演的是笛子独奏;疫情刚开始“宅在家”里的“风险期”“恐怖期”,我穿上红马甲,来到社区,为过往的居民测量体温、发放宣传单,为进出的车辆核查通行证,有时值班到凌晨。——我被苏州大学评为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社会工作先进个人;继两次被苏州大学表彰为“优秀学生干部”之后,再次被大学表彰为“优秀共青团干部”。这对于我全班第一个入党、对于后来的省委选调生报考,应该说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我还利用业余时间,参与老家沭阳“红色小胡庄”网上寻亲活动,参加省红十字会有关活动的义演,参与泗洪县爱心协会活动,接触“中国好人”“爱心妈妈”满少萍、接触“见义勇为”个人许贤兵、参加义务献血、参加“慈善一日捐”以及“水滴筹”爱心捐款等我所能接触到的“资源”,尽力多做好事,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当然,做义工义演、学雷锋做志愿者,值班执勤乃至当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付出与奉献,总会牺牲个人的时间和自由,但回忆来时路,至今不后悔。
上面列举的一些活动,有的是我个人参加的,也有一些是我作为团支部书记、团委书记的身份组织带领大家一起参 加的。
说到团委书记,这里是重点。而如何做好乡镇的团委书记,这是重点的重点。我一直想做一个专题调研。实际上我的这个团委书记是兼职乃至“虚职”。在当前情况下,根据我的初步调研,乡镇一级共青团作用发挥似乎不太明显,一方面确实是时代变化,加上宣传不够,团的旗帜出现得还不是很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乡一级层面上,团员青年实际上确实比较少,我们所在乡没有中学,团委最能大显身手的地方只有学校的少先队了,因为少先队是团的“责任田”,但是这一块我们并没有“兵”。团员青年都外出上中学、大学了,或者外出务工了,机关里自然是党员占大多数,你团委书记能“领导”几个人?最多是把党员中的青年“拉”出来凑数“架势”,也是人数不多。搞一些青年的活动、学习、体育比赛、演讲,拨拉手指头,也就那么多人,而且大家都有事,每次活动能来个十个八个,算是“烧高香”了。
正因为如此,我总在思索这个问题。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虽然,乡团委书记实际工作中多被赋予其他任务,比如我就是负责党政办、组织办、人大办的工作,还兼着村居的党支部副书记。
实际工作中,我们不能把乡镇团委书记看“轻”了,以为可有可无,当然也不能看“偏”了。从大的方面——讲政治角度来说,这是党和国家的一种政治架构,另一方面也要坚持党的实事求是路线。就我们的“乡情”来说,就我们的“团情”来说,实事求是地做一些事,为党委当助手、当桥梁、当纽带,体现青年人的朝气和干劲、发现青年人的呼声和关注,依然有许多文章可做。
还好,我们乡的共青团工作受到乡党委的高规格重视。中共泗洪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朱浩,这两年担任石集乡党委书记期间,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开展了“青年学习社”“向青春 到一线”等“新锐建功 一线争锋”实践历练等活动,对共青团工作倾注了大量精力,也给我做好共青团工作以许多启发。
结合这几年的实践以及对共青团工作的思索,我感到,乡镇乃至街道一级的团委,做好团员青年和少年儿童的工作有几点值得思考。
思考之一:认真学习党的领袖关于青少年工作的论述, 学习党的青年工作政策,学习团的章程法规,学习共青团的 历史。作为乡镇团委书记,一定要做团的“明白人”和“清醒者”。团是干什么的?这个最基本的政治定位就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实际上党章上也有关于团员青年的章节。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基层团委工作就有章可循,开展团的工作就可以放开手脚。身在基层心系天下,基层共青团干部要从讲政治角度增强共青团组织是党和国家的政治架构之一的光荣感神圣感,增强做好共青团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
思考之二:明确基层团委的职能。基层团委不能边缘化,不能无所作为,更不能沦为摆设。前面说到不能把共青团工作看轻不能看偏,也是这个道理。要高标准做好发展团员和“推优”入党工作,这是我们党员队伍的前置关口。要明白“推优”既是入党的程序,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又不能仅仅当作程序,必须高标准执行落实。所以团小组、团支部、团总支、团委必须认真把握,为党小组、党支部乃至党委提供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入口”准确的依据。那种认农村团的工作可有可无、无所作为的思想是要不得的,也是不正确和有害的。
思考之三:防止基层团委平时无事,沦为会议表表态、活动露露脸、评比盖盖章的工具。毋庸置疑,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尤其是共青团是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遇到重大政治活动共青团不仅积极参加、参与和表态,相关活动的组织需要共青团来组织、协调和出面,各种各样的青少年表彰、评比需要共青团组织、牵头和参加。在基层乡镇一级,也有类似的功能,但更多的是根据乡镇党委、上级团委的指示要求推荐、研究和报送。这里需要处理好平时按照上级团组织的要求做好日常事务,还需要结合本乡镇实际情况开展活动。梁 一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选调生,宿迁市泗洪县石集乡团委书记兼石集社区党支部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