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2月20日,南京市玄武区召开产业强区推进大会,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全市“新春第一会”的工作部署,释放“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的鲜明信号,让“谋产业、抓产业”成为全区上下的强烈共识,为谱写“强富美高”新玄武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玄武区委书记闵一峰指出,要统筹施策、精准发力,把工作重点落实到产业强区建设上来。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培养专业眼光、树立系统思维、优化创新举措,要把“求新”和“务实”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产业方向,统筹做好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篇文章”;要把“扩容”和“提质”结合起来,进一步打造产业载体,更大力度推动重点片区开发,更高起点推动特色园区建设;要把“数量”和“质量”结合起来,进一步集聚优质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中小企业的支撑作用,构建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要把“招引”和“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重大项目,全力做好项目招引,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以项目突破带动产业提升;要把“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出创新场景,完善场景发布清单,拓宽场景对接渠道,为产业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闵一峰强调,要强化组织、落实责任,把工作力量凝聚到产业强区建设上来。加快完善产业研究机制、政策落实机制、要素投入机制、服务保障机制,不断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合力谱写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会议发布了产业强区系列政策,通报了2023年荣获市级以上荣誉企业名单,以及全区“五拼五比晒五榜”评比结果,部署了2024年全区“五拼五比晒五榜”工作,并举行了授牌仪式。
会上,玄武区发改委、徐庄高新区、区财政局、区商务局、区投促局分别围绕数据要素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促进数据要素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促进总部企业和总部楼宇发展的支持政策、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招商项目引荐人奖励的实施办法进行发布和解读。交流发言环节,玄武区相关部门、板块和重点企业代表围绕产业强区建设、建设环玄武湖文旅集聚区、总部经济发展、江苏国际数据港建设以及金融、数字经济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等主题进行交流发言。
新街口街道作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长期以来深耕高端商贸、现代金融等产业,各领域总部企业、龙头企业云集。新街口街道主要负责人在交流发言中表示,新街口街道将“深植梧桐”,构建国际化、高能级载体森林;“引凤来仪”,培育高端化、多层次总部集群;“固巢养凤”,营造融合化、循环型企业生态。
去年以来,玄武克服土地资源紧缺、空间载体不足等现实挑战以及区域转型发展的阵痛,在提升产业能级中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抢占发展制高点、构筑竞争新优势。据了解,围绕产业强区建设,玄武区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文旅产业品牌效应持续放大,继长江路文旅集聚区之后,启动环玄武湖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拿到了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第 2 个“国字号”荣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转型,打造国内首个综合性律政产业园,推动法律服务业链式集聚。数字经济培育新的动能,数字科技加速集聚,国务院国资委首批认定的 40 朵央企行业领域公有云中,落户“农机云”和“机械装备行业云”;跨境电商创新发展,运营南京跨境电商(玄武)产业园,打造跨境电商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数据要素抢占先机,打造江苏国际数据港,探索数据要素安全合规跨境流动。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区域强。总书记考察江苏时强调,要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2月18日,全省召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推进会,提出要一体实施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大行动”。2月19日,全市召开新型工业化暨产业强市推进大会,强调要将产业强市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版头条”。玄武区闻令而动,迅速召开产业强区推进大会,发布了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产业强区系列政策,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更加自觉地推进产业强区建设,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夯实支撑。
通讯员 玄萱 记者 殷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