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随着我国社会基层治理工作的推进,彭福村以“慈善进社区”为主线,以基层慈善救助为抓手,以建立慈善帮扶基金为载体,对社区慈善工作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伴随着慈善“六进”社区工作有序推进,彭福村慈善互助社、社区慈善超市、社区慈善“为老”食堂等社区慈善载体“遍地开花”。
一是慈善文化进社区。今年以来,彭福村通过道路两旁的宣传橱窗、电子屏幕,横幅等途径共计15处宣传慈善文化,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慈善小课堂”、“慈善讲座”、“慈善文艺汇演”、“慈善榜样宣讲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共计20余场次,服务人数达上千人次,有效弘扬现代慈善理念,让辖区村民了解慈善、关心慈善、参与慈善,在村内营造浓浓的慈善文化氛围。
二是慈善项目进社区。彭福村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并结合社区居民实际,结合村内居家养老服务团队,每周定期开展慈善理发、慈善修补等活动共计60余次,服务人数1200余人次,并积极协调上级部门支持,链接社会资源,推进了“福禄里—慈善积分超市”、“福禄里—慈善为老食堂”两大民生项目落地,进一步体现彭福村慈善的人文关怀。
三是慈善平台进社区。今年以来,彭福村以“福禄里—慈善积分超市”为重点,一边正向宣传,引导辖区村民捐赠家中闲置物品130余公斤,并积极实施旧衣物无偿捐赠回收利用项目,一边搭建彭福村积分制公益慈善综合服务平台,探索“慈善志愿积分制”在全村发力,形成志愿积分到慈善物品的“良性循环”,推动慈善“触角”进一步向基层延伸。
四是慈善义工(志愿者)进社区。彭福村广泛动员辖区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目前已注册慈善志愿者已达107人,慈善志愿力量充足。并在彭福村工作人员中积极推进“社工+义工”的运作模式,变社区工作人员为慈善志愿工作者,以实现彭福村慈善志愿服务常态化。
五是慈善募捐进社区。彭福村以“互帮互助、同社共计、捐在社区、用在社区、量力而行、公开透明”为原则,发动辖区群众、社会人士及周边企业积极参与“慈善一日捐”及日常的慈善捐助中来,并创新慈善募捐方式方法,宣传发动本村医护人员,水电工,老师等职业从事者参与带社区慈善事业中来,开展专业服务、专业培训等多方式多模式的慈善募捐行为。
六是慈善救助进社区。彭福村通过辖区“精网微格”工作,摸清辖区内老弱病残、五保户及其他重点困难老年人底数,并建立档案,结合实际情况,定期组织“慈善互助志愿者”开展上门探访及生活服务,并严格按照程序规定,落实年度扶贫救助工作,确保慈善救助不漏一人,不晚一天,让困难群众能及时准时的获得有效帮助。
10月18日上午,为提升广大居民的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知识,守护社区老人健康,彭福村结合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积极链接社会资源,组织江宁区逸夫医院专家医师、南京医科大学师生及江苏经贸学院健康学院的师生来到彭福村开展慈善义诊,为辖区上百名老人提供义诊、咨询服务,为老百姓们“送医上门”。
活动现场,在彭福村慈善志愿者的介绍下,村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到老年科、内分泌科、呼吸科、神经外科、眼科、营养科等多学科专家医师面前,医生们详细记录居民相关情况,耐心解答老人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向他们介绍科学预防相关知识及治疗建议。
此外,医生们还带领辖区在家的年轻人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及演练活动,为居民朋友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急救知识普及课。
“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家里有老人有小孩,万一有突发情况我们也能及时的展开就远了,晚上回去之后我要跟其他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应急知识,以备不时之需。”带着老人来到现场的村民孙青笑着说道。
下一步,彭福村将继续探索新时代基层慈善实践,坚持以百姓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建设“有党建引领内涵、有特色服务模式”的社区慈善服务体系,并以此延伸开展村民们喜闻乐见的服务,持续营造“人人参与,人人享受”的慈善氛围,打造出具有彭福特色的慈善“幸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