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共享单车已然成为代步的“必备品”,但“寄生”在车身、车筐、车座等部位的各种小广告却非常“碍眼”,这些张贴在共享单车上的小广告内容和形式多样,不少是商业广告,也有代开发票、驾照改分、办假证明、信用套现等非法宣传,不仅严重影响共享单车的使用体验,而且一些违法广告本身存在着不良社会影响和潜在危害,会成为社会治理一大隐患。为此,江北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街道联合单车企业、城市治理公众委员、城市管理志愿者积极开展辖区内共享单车小广告治理工作。
首先,加强与辖区共享单车运营企业的联系,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要求单车企业及时清除共享单车车身部位张贴、张挂等各类违法违规小广告,禁止投放携违法违规小广告的共享单车,并将其纳入考核管理。要求单车企业持续做好出库、入库和转运时的清洁,加大日常巡查人员的投入,做到单车车身违法违规小广告随时发现、随时清除。
其次,针对单车流动的规律,在单车密集点特别是地铁站、商业体等重点区域,增派城市管理志愿者和巡查队员,在发现共享单车上有小广告张贴的现象时,第一时间联系相应的单车企业负责人,并和企业人员一起将单车上的小广告清理干净,针对较难清理的单车,则要求企业将其回收入库后再进行深度清理。
同时,从源头上治理小广告。街道综合执法大队联合交通、公安等相关部门形成线索移交、信息共享、情况反馈等联动机制,并结合城市治理公众委员、城市管理志愿者、巡查队员、单车经营者的日常巡查,针对发现的共享单车张贴小广告现象,第一时间固定证据,进行现场处罚,全辖区全覆盖开展常态治理工作,依法查处了多起在共享单车上涉及乱张贴、乱散发经营性宣传品的案件,最大程度压缩小广告的生存空间。
通过近期治理工作的开展,江北新区共享单车车身小广告乱张贴现象明显好转。下一步,江北新区将在城市网格化管理基础上,优化现有工作模式,加大小广告清理力度,持续强化“区街主管、企业主抓、公众参与”的联合管理模式,进一步健全常态化清理加全方位核查机制,有效改善人居环境。
通讯员: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