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为丰富冬训形式,提升冬训效果,板桥街道党工委在2022—2023年基层党员冬训中创新工作思路,根据党员的理论学习需求,邀请党校名师、理论名家提质理论课堂,精心打造立体交互式“理响红桥”实境课堂,结合实际开展志愿服务一线课堂,以三大课堂增彩“理响红桥”理论品牌,提升基层党员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
理论课堂,送“理”入学走心走新
板桥街道党工委围绕五大专题开展理论学习,科学制定冬训“学习库”,邀请市委党校副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基础教学系副主任、新华日报记者等名师专家走进机关、社区、宁小蜂驿站,进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等专题辅导报告,深度解读新思想,引导参训党员学深悟透,入脑入心。同时以支部书记讲党课、优秀党员谈体会、“理响红桥”宣讲队队员针对性宣讲等形式,把“书面语”转为“家常话”,深入浅出地为党员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党的创新理论,奉上了一堂堂接地气的鲜活党课。
街道以社区基层党员干部为宣讲人拍摄《回首永安十年 创造美好生活》《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我是冬训主讲人”视频,讲述了基层社区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人居环境、乡风文明、乡村文化得到发展的现实情况,同时拍摄社区书记讲党课、优秀党员谈体会视频,通过学习强国、交汇点等官方新媒体平台及街道微信公众号、党员微信群广泛开展宣传,利用新媒体突破冬训学习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引导党员在线开展学习,让更多的党员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开展线上学习,不断激发党员学习热情,切实将党的理论入脑入心。
实境课堂,“理响红桥”有声有色
为了进一步增强党员冬训学习实效,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到街道各项工作之中,街道在2022-2023年度党员冬训中,创新设置冬训实境体验课堂,通过立体式教学、沉浸式体验和实境式参与让广大基层党员切实感受街道的发展变化,并通过角色互换、互动问答、建言献策等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以实境感染引发情感共鸣,进一步把“学来的知识”转化为“干事的本领”。
“理响红桥”实境微体验由街道机关各部门“理响红桥”宣讲队队员在反映街道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特色点位上开展微宣讲,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街道实际推出了“招商引资谋发展”“护航地铁畅出行”“呵护人才促就业”“生态修复展新颜”“法治宣传护长江”“涵养乡风受洗礼”“精准服务谋福祉”“从严治党暖民心”八大微体验,内容涵盖街道党建、招商、城建、为民服务等各方面,在街道鸿创城都市产业社区、三山矶法治文化公园等实境地点感受街道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发生的变化,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给街道党员带来思想大餐。在党员冬训中,街道共开展二十余场宣讲,现场参与党员600余人次,并通过新媒体直播等方式,将实境微体验学习覆盖所有党员。实境微体验的学习方式,被新华日报、南京日报、理论之光等官媒广泛报道。
一线课堂,学“理”致用走深走实
为了推动理论学习成果转化,街道将冬训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将“冬训课堂”前移到服务群众“第一线”,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冬训成果,以“学雷锋纪念日”为契机,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广场便民服务,提供理发、磨剪刀、测血糖血压、政策咨询等“微服务”,满足居民需求。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困难群众走访慰问、反电信诈骗宣传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结合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组织党员志愿者积极开展“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对小区各类绿化进行补种,清理各类垃圾,营造舒适美观的生活环境。在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中,基层党员冬训与文明实践活动“对对碰”,充分调动和提高党员积极性、参与性,增强党员冬训学习实践效果,同时也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实境微体验的宣讲现场,也是党员们开展志愿服务的阵地。在开展实境微体验宣讲的同时,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同步开展。在三山矶法治文化公园能够看到巡江净滩捡拾垃圾的党员志愿者,在工农河两岸能够看到巡河护卫安全的党员志愿者,在“红桥微家”小区党群服务站能够看到为居民提供各类便民服务的党员志愿者……学习与实践的结合,让党员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对街道发展情况和发展前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进一步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2022—2023年基层党员冬训板桥街道党工委通过名师专家宣讲、实境体验、志愿服务等方式推动基层党员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入学习,同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的理论之源,激励基层党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