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除差,南京玄武区“提优”105个C级分类小区、单位
2022-05-23 18:1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王鸿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菜根、菜叶、剩饭、剩菜等食堂产生的垃圾不是统计投进一个垃圾桶,而是再将“生熟”分开,分别投进餐厨垃圾桶和厨余垃圾桶。这是记者5月23日在位于玄武区的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看到的“极致”垃圾分类。“通过一批大单位、优小区的‘表率示范’作用,推动全区垃圾分类质量进一步提升。”玄武区城管局副局长鱼晓江介绍,今年是该区垃圾分类提升年,将通过宣传引导、设施完善等举措推动54个分类差(C级)小区和51个分类差单位向B级甚至A级跃升。

  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有400多名员工,垃圾分类推出之前,每天至少产生8桶(240升/桶)垃圾,现在每天6桶左右,不仅实现了垃圾减量,细心分出的餐厨和厨余垃圾还分别被运往江北和江南生活废弃特综合处置中心进行资源化利用,“减量的两桶垃圾主要来自于可回收物的分出。”该院垃圾分类负责人朱军介绍,更好推动垃圾分类,该院成立了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并配置完善了各类垃圾分类设施,日常工作中,不仅督促物业公司履行好垃圾分类责任,还在发动员工成为单位垃圾分类的志愿者,定期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并对办公区域分类不到位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记者在该院食堂后厨操作间外看到,两个绿色垃圾桶和一个灰色垃圾桶分别标注着餐厨垃圾(熟的)、厨余垃圾(生的)和其他垃圾标识,“塑料包装、木签等垃圾投进其他垃圾桶;洗摘疏菜鱼虾等产生的垃圾进入厨余垃圾桶;员工用餐后的剩饭、剩菜则全部倒入餐厨垃圾桶。”食堂一工作人员娴熟地向记者介绍。

  在玄武区梅园新村街道,如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这样的“表率”单位还有不少。“通过抓114家大的宾馆企事业单位、抓党员、志愿者等重点人群、抓重点活动等,推动垃圾分类深入人心。目前街道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稳定在13吨左右。”街道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陈青林表示,在垃圾分类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的自觉行动时,他们还正以问题为导向,对“差级”小区和单位进行重点攻坚,组织召开多达33场由多方参加的评议会,对评议会上群众提出的问题立行立改。

  “截至2021年底,1100多个单位及488个小区全部建成了垃圾分类设施,并按照要求推动垃圾分类。如果说2021年是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年,那么2022年就是垃圾分类的质量提升年。”鱼晓江告诉记者,该区2021年照生活垃圾分类小区分类定级标准,对全区273家重点行业单位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了检查评价,共评出优级单位14个、良级单位208个、差级单位51个。488个小区中,评出的差级小区有54个。今年将通过组织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开展联合检查指导,执法中队对相关单位开展垃圾分类执法检查,各街道通过上门指导、组织培训、协调收运等多种方式引导差级单位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精准除差。截至目前,经各街道自评、区垃分办审核,已完成24家重点行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除差工作。54个差级小区中,正在对第一批除差的近三十个小区进行评价,之后将拿出精准提升措施。

标签:垃圾分类;垃圾桶;垃圾
责编: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