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云台山景区云台街道:凝心聚力谋发展 务实笃行开新篇
2024-06-26 16:4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刘东 孟凡彪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夏至时节,云台山南麓满目葱翠、山青水绿,登山俯瞰,山脚下屋舍俨然、十村相连,百姓自西向东依山而居。近年来,连云港市云台山景区云台街道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落实项目建设为抓手,勇于探索、积极实践,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构筑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在凤凰村,鳞次栉比的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发出耀眼的光芒,这里便是“渔光互补”新型光伏发电项目。通过在养殖水塘上方安装太阳能发电板,实现“上可发电、下可养鱼”“一种资源、两个产业”的集约发展模式,提高了水面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一期二期项目年发电量2500万千瓦时,水下水产养殖空间每亩年收益1300元左右。三期扩建项目于去年12月完工并网,截止目前已经发电1724万千瓦时。”街道重大项目分管领导张伟介绍说。整个项目预估年新增绿电发电量约3343万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27.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2.5万吨,将带来良好的环保和社会效益,为街道的高质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与凤凰村一路之隔的渔湾村环境整洁、道路干净,一座座白墙红瓦的院子同云台山脉相映成趣,一派美丽迷人的田园风光,与百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起,构成了美丽乡村独特的景致。作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近年来,渔湾村以乡村休闲为纽带,串联起渔湾景区和龙小在·七彩田园两大旅游特色区,形成集精品民宿、农产品采摘、田园亲子游乐、垂钓、美食、水上乐园等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游。

  云台街道以渔湾村为试点,支持鼓励推动旅游民宿集聚化、多元化、特色化发展,使之成为推动旅游配套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我们通过分类引导村民将自家的庭院‘方寸地’变成致富‘聚宝盆’,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多样化盘活闲置住宅,推动渔湾村民宿产业集群化发展,为渔湾村旅游注入活力。”渔湾村党总支书记张辉说。

  “推动‘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让群众少跑腿”“主动对接企业,上门指导服务,为企业发展纾困”“加强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强化学习培训,提升工作人员服务水平”……近日,云台街道党工委紧盯“盘活资源、做强产业、提质增效、聚集民生”工作目标,围绕文旅融合、特色产业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等问题,组织开展“话发展 提质效”大讨论,吹响了街道高质量发展的新号角。在热烈的讨论声中,大家聚焦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畅谈未来发展,一条条建议、一个个点子迸发而出。

  下一步,云台街道将坚定贯彻落实“大花果山景区”战略,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行“党建+”发展模式,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特色产业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健全农文旅融合发展机制,促进集体经济与农民增收协同发展。

  “我们将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为云台乡村振兴集聚新动能,坚持项目为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促进传统农林产业融合,深化山林旅游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后关樱桃、凌州民宿、山东云雾茶、东磊乡村旅游、凤凰渔光互补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项目。”云台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德田表示,“我们将以渔湾村、后关村等乡村旅游重点村示范创建为引领,重点抓好乡村旅游产业项目,探索‘景区山水’‘果品采摘’‘农文旅融合’联动发展模式,不断提升云台旅游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全面构建‘产业有特色、效益能持续、带动有成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同时,云台街道将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抓实落细基层治理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全力满足群众、企业多样化需求;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对街道10个村(社区)按照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环境整治村进行分类治理,持续打造旅游重点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坚决守牢生态文明底线,防范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真正做到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上下功夫,在优化服务提质效上花心思,以优质政务服务助力辖区高质量发展。

  供稿:刘东 孟凡彪

标签:街道;乡村;发展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