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公安局海州分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在刑事执法中创新理念、机制、手段,不断运用智慧力量改革便民利企举措、调解涉企矛盾纠纷、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优化高质营商环境,竭诚保障了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受到多方好评。
警务前移,在优化发展环境上排除忧患
“我有错,不该划人家车子。”“我们也有错,挡了你们单位的视线。”玉龙体检与顺丰中转场持续多天的纠纷,终在民警的精心调解下得以成功化解。原来,两个单位大门相邻,但顺丰中转场的员工却时常将私家车停放在两扇门中间,导致玉龙体检门口视线受到了严重影响。为此,玉龙体检的李某多次找对方交涉,但均未如愿。最终,李某忍无可忍,于10月6日晚划伤了对方3辆车。后在民警的批评教育与大力调解下,双方最终握手言和,重新规划了停车位。
近年来,为更好地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海州分局干脆将联席会议“工作室”搬到了企业单位,通过深入一线车间、场矿实地走访调查,全面了解企业生产运营情况,摸排涉企高发矛盾纠纷,掌握危化物品管理、运输及使用情况,积极帮助企业解难题、出良策。同时,主动征求企业负责人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为今后全面开展公安工作提供民意指引;不断整合派出所民警、辅警、属地企业保安队员、社区群防群治组织等力量,在厂区、重点管控单位和主要路段,建立企业内外联巡联防、邻里守望的新格局。今年以来,已排查化解涉企纠纷169起,出动警力1500余人,发动群防群治力量2000余人,有效消除矛盾隐患、净化了企业周边环境。
融合数据,在优化治安环境上打击犯罪
10月4日,某快递公司经理到板浦派出所报警称,一件内装价值10万元8条黄金项链的快递,抵达其公司网点后不翼而飞了。板浦派出所高度重视,初步认定该起案件系内部员工所为,遂围绕员工途经道路、网点监控及该快件运输信息,对4名投递员昼夜研判、逐个询问、循迹追踪。后慑于法律权威,投递员王某次日一早便投案自首,将所盗黄金全部交了出来。“没有可靠线索,我已不抱希望了,哪知,这么快就追了回来。”该公司负责人十分感激地说。
其实,帮助企业侦破案件、追赃挽损一直是海州分局的第一要务。为确保企业平稳运营,他们主动给自己增加了服务“砝码”,对扰乱生产经营秩序、寻衅滋事、“套路贷”、职务犯罪、电信网络诈骗、合同诈骗等侵害企业和员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充分运用智慧警务建设,强化合成作战,融合视频数据,形成快侦快破、严查严打、深挖细究、一追到底的猛烈攻势,竭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今年来,已成功打击涉企犯罪56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5名,挽回经济损失600余万元。同时,对辖区高发、易发涉企涉商警情、事件认真梳理总结,制定各种处置预案,强化智慧安防指导,依法快接快处快办,目前,已现场演练、指导600余场次。
创新模式,在优化政务环境上服务为先
“年初,我们出台了六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全力支持保障企业高质发展。近来,又及时借助‘访民情、征民意、解民忧、聚民心’等活动的契机,改进了文明规范执法办案模式,到公司调查取证一律不开警车、不穿制服,避开上下班高峰期,力争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不伤及企业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既把案子办好,又把合法经营者保护好,以此达到务实高效服务的目的。”海州区副区长、海州公安分局局长戚双喜表示。
话是这么说的,事也是这么做的。工作中,海州分局按照属地统筹、分级管理的原则,统一安排、统一组织各警种部门深入企业开展安全检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同警种交叉检查,力避频繁接待情况的发生,让企业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谋发展、谋安全上;积极推出主动上门、网上预约等方式,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提高便民利企办事率;大力开展“送法助企”活动,组织民警定期走访企业,提供防范宣传、法律咨询、风险排查、涉法问题帮办等服务:针对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不同时期面临的难题,采取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等方法,及时查处各类涉企案事件,建立“安全隔离带”,有力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得到了员工们高度认可。目前,涉企警情明显减少,电诈案件大幅下降,警企关系密切融洽,一派生机和谐的营商环境正在稳步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