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宣传方式,看起来非常醒目,为了提高我们的防诈骗意识,警察蜀黍真是想尽了办法。”近日,每天晚上在东海街头,总能看到身着“夜光警服”的巡逻民警、辅警,他们背后的“不信不理,不转账、不汇款”荧光字显得尤为醒目,这是连云港市东海县公安局牛山派出所推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防范工作的举措之一。
今年以来,东海县公安局牛山派出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职责使命,牢固树立“抓宣传就是抓源头、抓关键”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防范工作。派出所通过建机制、优举措、促联动,充分依托网格力量和群众智慧,实现辖区电信网络诈骗发案1-5月份同比下降29.6%,宣传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群众防诈意识显著提高。
结合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搭建1名专职人员、14名社区民警、42名网格员、37个警民交流群的金字塔型宣传模式,同时结合本所发案情况,制定宣传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宣传重点,细化工作措施、夯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反电诈宣传工作。明确接处警、户籍窗口、其他办案民警和巡逻队员的防范宣传职责,立足工作实际,统筹开展防骗宣传,形成全所一盘棋、各环节齐抓共管的宣传工作局面。同时加强与移动电信运营商、街道社区、企业、学校合作,变掌为拳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充分依托“网格化+大数据+铁脚板”工作机制,结合“一标多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和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工作,发动网格员深入小区、楼栋,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普及电诈防范知识,用近期发案的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提醒群众,尤其是对于诈骗案件受害人,认真落实“1+10”回访制度,即1人被骗,社区民警、网格员就要走访其家周边10户群众,达到一人被骗、警示一片的宣传效果。同时要求社区民警、网格员在深入辖区企事业单位与企业负责人、财会人员进行面对面防范宣传,并签订责任状,确保百分之百宣传到位;在大型小区、商业繁华区、市民广场等人员密集区域,依托警务室或警务站设置问询台、悬挂横幅、布置展板、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群众咨询,普及防范知识。截止发稿前,共走访群众1.8万余人次、各类行业单位90余家次,发放宣传资料2.3万余份,开展集中宣传活动3场,共张贴防范海报300余张,悬挂横幅标语20余条,发动50余块LED显示屏播放提示标语150余条。
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快、触角长、覆盖广的特点,每周编写辖区网络电信诈骗发案提示,通过“东海警方”微信公众号以及37个反诈宣传警民交流微信群、“QQ”群,力争发送覆盖辖区所有居民。社区民警定期利用微信群转发预警提示,剖析真实案例,揭穿骗术伎俩,同时对辖区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开展梳理研判,将简要案情、手段分析、防范建议提炼形成简洁明快的警方提示,通过反诈宣传群,及民警、辅警、网格员微信朋友圈群发、转发,提升宣传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并与电信运营商沟通协作,开设短信平台,向辖区群众推送防范宣传短信,形成“人人警惕、人人防范”的良好氛围。截止发稿前,共推送防骗宣传信息30余条次,向辖区手机用户发送提醒短信12万余条。
在辖区40个中小学幼儿园,通过国旗下讲话、法制副校长讲课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教职员工宣传典型案例,宣讲防骗识诈技巧,提高广大师生防骗能力,同时会同学校发放“告学生家长一封信”,带动形成辐射效应,全面增强辖区居民的识别抵御风险能力。以工作岗位为主阵地,在派出所值班室和户籍窗口、14个社区警务室、警务站等醒目位置、LED显示屏张贴、播放防范告示或标语、放置宣传手册,向办事群众面对面宣讲,拉入反诈宣传群,确保来所办事群众人人接受防范教育。加强警银、警企合作,在银行柜台、ATM机等醒目位置张贴防骗温馨提示标识,督促银行工作人员落实提醒举措,提高诈骗汇款发现率、拦截率,筑牢防范堵截电信网络诈骗的“最后一道防线”。(袁青青 谢任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