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3月18日晚,常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23号通告,全市住宅小区、村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整座城市重新调整“呼吸”,按下了为期3天的“慢行键”。镜头聚焦疫情下的天宁区郑陆镇,以一隅感受一座城,慢下来,快起来。
动与静
关闭娱乐场所、禁止聚会聚餐等措施的出台,郑陆静了。
民众积极响应,不远行、不扎堆、不聚会,留在家中,通过网络与亲朋、工作伙伴联系。
“空城”场景背后,是郑陆民众为抗击疫情作出的每一份努力。
萌娃们乖乖居家抗疫,有自编核酸检测六字诀的,还有化身科学小达人的,停课不停学,云端快乐学,以特殊的方式为爱续航。
广大商铺业主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将经营的店铺暂时关门歇业,其中还有人主动投身志愿服务工作,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强屏障。
“在家宅着,就是为社会做贡献”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这场战“疫”里,“静”是留于家中,用“自我隔离”来“切断传播途径”,而“动”则是逆向而行。
“情况紧急,全员上岗!”“请各村(社区)速派人来领取物资!”“立即核实该户信息并尽快反馈!”……
疫情放慢了城镇的节奏,却加速了他们的脚步。昼与夜,志愿红、天使白、守护蓝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网格摸排跑起来,卡点门岗设起来,生活物资运起来,微信短信发起来,“小喇叭”响起来,沟通电话拨起来……
超市连夜加大蔬菜、大米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力度,并且保证随时补货,确保市场供应总体稳定。
动静交融中,党群正拧成阻抗疫情的“一股绳”。
刚与柔
“您好,请测量体温,出示一下苏康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大爷大妈,请把口罩戴好。”……
疫情不止,防控工作不容丝毫松懈。全镇上下“硬核”应对,扛起责任、率先行动是刚性担当,全面摸排、严格出入是刚性措施,强化督查、严明纪律是刚性约束。
“师傅,您的菜到啦!记得拎回去啊。”丰北村委为封闭区域的村民运送蔬菜、大米等生活物资,全力保障封控或管控区内居民正常生活需求。
S232省道上黄天荡卡口处,百余辆大货车司机因疫情原因滞留于此。郑陆镇党员志愿者们挨车挨人,发放方便面等物资,暖心举动让司机们备感温暖。
“没关系,有什么需要都可以和我们联系。”值班室里,工作人员一直坚守在24小时值守电话旁,为群众纾解着情绪、解答着疑虑。
刚柔并济里,正筑起郑陆防控疫情的“安心墙”。
舍与得
这段时间,“家”似乎成了所有坚守一线的逆行者们共同的软肋。同在徐家村核酸检测点的董星岐和吴孝波是一对90后夫妻。2019年两人退伍后,在湖塘经营着一家宠物店,家里还有未满周岁的女儿。3月13日疫情以来,他们每天早上4点50分,从湖塘到徐家村做志愿者,负责核酸手机登记采集。昨晚11点50分,看到全市封闭管理的信息,小夫妻商议了下,立马安顿好家里,连夜赶回徐家村,住进了村委的临时驻扎点,凌晨5时义无反顾地投奔到防疫前线。并肩战斗的他们不分昼夜,微信那头,女儿的可爱脸庞让他们更有前行的动力。
在查家村的五个核酸采样小组中,有一只特殊的队伍不分昼夜坚守在核酸采样的工作岗位上。这是一支由家庭成员组成的核酸采样小组,父亲查洪峰负责登记,母亲沈素萍负责接待及维护秩序,大女儿查琳娜负责核酸采样,侄女查依汝负责信息登记。
查洪峰是查家村第三村民小组组长,大女儿查琳娜在查家村委上班,是一名预备党员,看到村里全员核酸采样人员短缺,母亲沈素萍及侄女查依汝便自高奋勇的参与到抗疫志愿者队伍中来。姐妹俩利用自己拥有的护理知识特长穿上防护服从早上5点到半夜12点坚守在核酸检测站点。据了解,这家人已经参与了五轮全员核酸检测。在连续几天的奋战中,高度专注的工作把一家人的心紧紧的凝聚在一起。
天宁公安分局焦溪派出所社区民警周洪方1962年3月2日出生,本月正好是他退休的年龄,本来派出所想着办一个退休欢送仪式,结果疫情突然爆发。周洪方和所有民警、辅警一样,奋战在抗疫一线。长时间的执勤非常辛苦,周洪方从不喊累喊苦,他笑着说:“我要‘延迟’退休到疫情结束!”
疫情之下,他们无怨无悔,忘小我、舍小家,得的是万众同心,家人的支持理解是“得”,民众的配合关怀是“得”,各界的爱心捐赠是“得”。有舍有得间,正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大力量”。(邱国忠 李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