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书信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鲜明特色。为满足社区居民及新业态群体对传统寄信方式的需求,近期,苏州林泉社区党支部以“党建共建”为突破口,携手中国邮政共同打造“社区便民邮箱”服务项目,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寄信服务,全面推进“海棠红·幸福里”建设。
党建引领聚合力
林泉社区作为一个人口密集、活力四溢的社区,居民寄信需求也日益增长。中国邮政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响应,与社区展开了积极的沟通和合作。为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确保“社区便民邮箱”的顺利落地,社区党支部书记与中国邮政负责人进行了洽谈和沟通,以共建交流作为加强合作的重要平台,助力构建起群众家门口的“一刻钟便民服务圈”。最终,双方就邮箱的设置、管理、维护以及寄件服务的流程、标准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并达成共识,为邮箱的正式投入使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在邮箱正式投入使用前,社区还进行了试运行工作。通过试运行,发现了邮箱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推动“社区便民邮箱”服务升级。
治理“邮”爱有温度
在数字化时代,虽然语音电话和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日常沟通的主要渠道,但手写信件所承载的温情与仪式感,依然是无法替代的。过去,社区居民想要寄信,不得不专门抽出时间前往邮局,而对于工作繁忙、时间不定的居民来说,办理邮政业务常常成了一件棘手的事。如今,为了方便辖区居民,社区直接把寄信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居民只需将已经贴好邮票的信件轻松投入邮箱,邮政工作人员便会定期前来收取并寄送,既省时又省力。此外,社区还计划组织开展“写给未来的信”等书信文化活动,为居民普及中华传统书信文化以及邮票收藏等知识,鼓励居民用书信传递情感,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拓宽服务“新”领域
林泉社区“暖‘新’驿站”是为新业态群体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承载着连接社区与新业态群体的桥梁作用。在这里,新业态群体可以享受到各种便捷的服务,如休息、充电、咨询等。而“社区便民邮箱”的加入,更是为这一场所增添了新的功能。不仅解决了新业态群体的寄件难题,也体现了社区对新业态群体的关怀和支持。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新业态群体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在这样的“双向奔赴”中,“星骑士”友好社区的和谐氛围才会走得更深、更远。
“社区便民邮箱”的设立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手写信件这一传统沟通方式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今后,林泉社区党支部将继续关注居民需求,链接更多资源,不断完善和优化服务设施,把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乔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