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在苏州召开
2023-09-22 21:48:00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记者 殷文静)9月22日,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在苏州召开,副省长夏心旻出席会议并讲话。

夏心旻指出,垃圾分类事关生态环境保护,事关城市人居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国家和省部署要求,建立全分类体系,落实源头减量措施,加强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过程管理;打通全产业链条,整合回收市场,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动全社会治理,强化基层联动,形成党建引领、居委协调、物业参与、居民自治的工作格局;加强全方位宣传,推动习惯养成,在全社会营造垃圾分类就是低碳生活新时尚的浓厚氛围。要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加强政策支持,强化评估督导,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推进。

据了解,苏州全市建成“三定一督”小区5354个,覆盖率100%,厨余垃圾分出率超25%,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40%,资源化利用率超85%。在住建部工作评估中,苏州市持续位列大城市第一档前列,垃圾分类“苏州经验”向全国推介。22日,与会人员观摩了苏州科技城垃圾集运中心、七子山静脉产业园、富康新村居民小区和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等工作做法。

富康新村是1992年建成的动迁为主的老旧小区,共24幢,660户。2019年12月成为苏州市区首个实行“三定一督”源头投放模式的试点小区,2019年获评省垃圾分类达标小区,2021年被评为苏州市垃圾分类五星小区。

记者走进富康新村小区看到,道路洁净,车停有序,小区内绿植茵茵。收集垃圾的清洁屋内,配备除臭设备、称重系统、洗手池、烘手机等设施,居民有序前来投放垃圾,而垃圾分类督导员则对居民的垃圾投放进行分类督导。目前分类参与率达99%、分类精准率达98%,居民已养成分类习惯。

据介绍,为啃下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能深入持久坚持下去这块“硬骨头”,在枫桥街道党工委和西津桥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富康新村采取“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工作模式,组建小区党支部,成立党小组,以“富康党社之家”为阵地,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党员带动作表率、居民自觉参与共治理的良好氛围,推动了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开展。

苏州七子山静脉产业园于2013年通过省生态环境厅验收投入运营,园内目前进驻企业12家,能处理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工业固废、危废等各类垃圾,并对产生的沼气、炉渣等实现资源化协同利用。园区内的七子山厨余垃圾处理项目,总占地面积40亩,具备350吨/日餐厨废弃物处置能力。2021年9月,开始实施项目的提标改造工程,目前提标改造项目处于试生产调试期,项目正式投运后,可年处理餐厨垃圾12.8万吨(350吨/天)、厨余垃圾11万吨(300吨/天),为苏州市厨余垃圾分类处置提供有力支撑。

垃圾分类落地见效,需要全链条发力。抓源头分类的同时,江苏各地也在大力补中端收运和末端处置设施短板。

近年来,宿迁市在省住建厅等省级部门指导支持下,围绕擦亮江苏生态大公园底色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通过聚焦“三个突出”、统筹“三个环节”,全面构建了“设施完善、功能衔接、服务专业、常态长效”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分类集中处理率达98%,资源化利用率达85%。宿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海红表示,全市先后新建改造垃圾转运站228座(综合功能的转运站56座)、多功能可回收物分拣中心9座、再生资源回收站13座,整合规范“两网融合”回收点61处,二手调剂平台和旧货商店8个。

90年代,苏州张家港市80万把扫帚“扫”出了首批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干净、整洁成为张家港的鲜明标识。张家港市副市长蒋鹏介绍说,目前张家港全市528个居民小区、900余家公共机构(公共场所)、126个行政村已实现分类投放设施全覆盖。同时创新垃圾分类“网格化+铁脚板+大数据”模式,因地制宜在206个小区开展过时投放精细化治理,通过增加中午时间段、延长原有时间段、全天候开放等形式,满足市民过时投放需求,并纳入文明创建网格化管理,“全域+错时”投放获得百姓好评。

无锡市副市长张立军介绍,随着“四分类”深入推进、居民厨余垃圾分出率不断提高,无锡超前布局并启动建设了惠联餐厨废弃物处置扩建项目和锡东厨余垃圾处理项目,设计规模分别为725吨/日和600吨/日,计划于2024年建成投运,届时该市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能力将超过2200吨/日。

“全省紧扣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重点,统筹做好垃圾分类设备配置更新、设施建设改造以及日常运行维护,补齐设施设备短板,全省已基本构建能力适度超前的垃圾处理设施体系。”江苏省住建厅厅长王学锋说,我省垃圾终端处置能力显著增强。目前全省共有生活垃圾焚烧厂66座,日处理能力8.62万吨,位居全国第二;厨余垃圾处理设施58座,日处理能力1.2万吨,基本实现了县以上城市处理全覆盖。设区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9.8%、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3.5%、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70.4%,提前两年完成了住建部确定的“十四五”目标任务。

王学锋表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 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下一步,江苏将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深化垃圾分类成效评估,持续开展第三方暗访,加强问题通报和靶向督导。同时,强化源头减量措施落实,组织开展垃圾分类转运系统建设提升专项行动,不断健全完善分类体系。此外,还将扎实开展好“垃圾分类·低碳生活新时尚”系列宣传活动。到今年底,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标签: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垃圾
责编:殷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