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龙蛇·刘海粟书法作品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吴为山作序
2023-12-02 20:4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江村 江南  
1
听新闻

  11月25日,由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中国美术馆、中国书法家协会、南京艺术学院、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常州)联合举办的“墨海龙蛇——刘海粟书法作品大展”在中国美术馆正式对外展出。中国美术馆曾于1979年、1983年、2006年、2017年举办过四次刘海粟艺术展,均有热烈反响。这是继2017年11月“沧海一粟——刘海粟艺术展”后,时隔六年,作为中国美术馆的学术邀请系列展,又一次举办刘海粟大展,也是其首次书法大展。

  刘海粟,字季芳,号海翁,江苏武进人,17岁(1912年)与乌始光等在上海乍浦路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易名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下简称上海美专),1921年,与康有为结识,随拜入康门游学问字。刘海粟的书法有着坚实的基础,从小习写唐代颜柳诸大家及宋代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师从康有为学习书法与诗文,扩宽了他的视野,为他日后的书法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康有为的书法集汉隶北碑南帖之大成,他晚年碑帖兼得,熔冶诸家,以汉魏用笔,行书结体,书法天马行空,有龙腾虎跃之势。

  此次展览展出书法作品150多件,展出内容极其丰富,既有擘窠大字,12米巨画《清奇古怪》,也有信札、对联、小稿、手卷、诗词,以及画跋等。刘海粟女儿刘蟾当天向中国美术馆捐赠20件刘海粟书法。

  此次展览展至12月11日。据悉,展览明年将移师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

  走进中国美术馆三楼展厅,扑面而来的既有擘窠大字如《砥柱东南》、《华夏天葩》,也有信札、对联、小稿,小大之间,一以贯之的是雄强刚猛之气。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刘海粟先生的书法有情有义,有着壮阔的胸怀,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者之一,他家学渊源,书法上取法宽博,无论创作还是理论,刘海粟的实践和思想几乎涉及中国现代艺术领域的所有重要方面。海粟先生的运笔风光流转,线质劲足神完,似游龙般逶迤矫健,如崩云般浑莽凝厚,古拙而灵秀,一派奇崛苍茫。我曾听到萧娴评价刘海粟书法‘得康有为真神’。萧娴与刘海粟一门同宗,皆康有为得意弟子,亦深得南海先生书法之三昧,洞隐烛微间烂若披掌。故此赞誉乃从心之论,绝非客套。”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在开幕式发言中表示,刘海粟先生作为美术教育家与美术史论家,一直深研书法,从唐宋书法,到毛公鼎、散氏盘等的摹写研究,广泛取法历史书法精华……他的书法中既有着汉魏古朴、厚实,又有着唐宋元书法的使转流美,兼收并蓄,重金石,尊碑板,在那个时代,不同于普通写碑的书法家,与他的画作浑然一体,有着东西方艺术开阔的视野,同时又继承着中国文化中苍莽浑厚、刚劲雄强的一面。

  刘海粟女儿刘蟾在现场介绍说,“这次展出的有多幅《精神万古,气节千载》,我父亲特别喜欢写这八个字,他写了很多遍,这是他的座右铭。我父亲多次讲,‘精神万古’,就是一切艺术都是精神的创造,从事艺术的人,都应追求这种万古不朽的精神。‘气节千载’,专讲气节,气节就是一个人的品格。从事艺术的人,尤其要讲这种气节,凛然与浩然之气。”

  书法中的“纵横气”、“狂狷气”

  刘海粟先生的艺术之路可以“传奇”二字称之,一方面成名极早,大多时间生活在热闹的名利场中,追求豪迈、洒脱,极有世家子弟之范,与徐悲鸿以及传统文人相比,他的身上更有着一种“纵横气”、“狂狷气”。他的一生以其磅礴的气象、旺盛的生命力、恢弘的气韵、丰富的学养和高度的自信,有意无意间实现了汇通中西的精神。他内在的一种大气与文化自信,这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尤其可以见出。

  在书法上,康有为主张应从钟鼎石鼓入手,提议要他先写“石门颂”,再写“石门铭”,并授以康有为所著《广艺舟双楫》。这段时期,刘海粟写得一手“康体”,几近乱真。其后,海粟大师书法博众家之所长,集群英之荟萃,兼容并蓄,不拘一格,自成一体。其后他深钻钟鼎文,潜心《毛公鼎》和《散氏盘》等的摹写研究,深得圆浑凝练之致,补好金石篆籀这一课。他自幼养成的悬腕中锋运笔,使笔致虚灵,神情飞动,一直坚持了下来,不但见于中国画也运用于油画。而绘画的造型意趣,却又渗入于书法的“分行布白”中。如用笔的繁简、大小、粗细、疏密、斜正,用墨的黑白、浓淡、干湿、虚实,从整幅统一变化的美学效果着眼,自成一种画意盎然的“雨夹雪”书体,分外引人入胜。

  刘海粟对帖学一脉同样重视,在现场展出的刘海粟早年临写宋人的书法有临苏轼《寒食帖》、晚年临米芾书法等,在临米字中,吸收原作的跳荡骏快,又有己意,见出苍劲。而在早期的题跋书法中,则可以见出其秀雅飘逸的一面。

  康有为在传授刘海粟书法时强调:“学书应从钟鼎、石鼓入手”,他的一整套“尊北碑、重形变、强力度”的书学观念,影响了刘海粟书法的实践和理论。

  据相关文献记载,1927年后刘海粟曾数临《散氏盘》、《石门铭》、《石门颂》,后又间隔着苏轼、黄庭坚、米芾,分别取其“趣”、“韵”、“姿”;临写《毛公鼎》,间隔着张旭、怀素,取其狂放不羁;数十年来学篆书与行、草、楷齐头并进,其中颜真卿的影响始终贯穿着。老人的书法正因为渊源有自,所以功力不凡;正又因为不独宗一家,所以显出多姿多彩。仅从浩如烟海的书法作品中所选出的少数墨迹,就可以欣赏到《康有为墓碑》的端庄凝重,笔无妄下。还有像《水龙吟·铁骨红梅》经过石刻,萧散含蓄;一派魏碑风范。《秋兴八首》、《百寿杖》、《归去来辞》,则是代表了老人常见的行草书的风貌。

  150多件书法作品,可以看到刘海粟先生对书法艺术的碑与帖交叉练习,使老人书艺建立在广阔的基础上,而晚年的书法尤其老劲纷披,见出精神气。正如一位书法评论家在现场感言:“读海老晚年的书法,顿觉一股元气升腾,胸怀间满是豪气,真可谓真宰上诉。”

  此次展览的另一大亮点是展出了大量刘海粟的信札,既有寄给夫人夏伊乔,也有寄给刘虬、刘蟾等子女的,更有大量的友朋信札,如早期寄舒新城信札、晚年寄朱复戡、王一山、李宝森等,用笔苍劲,随性而自然,墨韵丰富。据参与展览前期策划的知名收藏家陈利介绍,其中一些信札尤有历史与文献意义。他的信札中白话间杂文言,作为书法看,或老劲,或苍茫,或因病而手颤,或兴之所至,皆无拘无束,尽现书法的本色之美。

  “画法关通书法津”

  “画法关通书法津”,此次展览也展出了不少注重书法题跋的画作。海粟老人曾告诫后学:“画家要多练几种字体,以适应不同画面之需要,……莫要死抱住一体不变。”老人题画,以他广博的学识,兼长诗、书、画的才能,题“大鹏”时用米芾《多景楼》句;“云移怒翼搏千里,气霁刚风御九秋”,题“葡萄”有《怀素自叙帖》中形容怀素草书的名句:“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作为画家兼书法家并且精通“六法”理论的刘海粟,在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诸方面,都能将书法与绘画的基本道理互相沟通、渗透。

  现场展出的《清奇古怪》长约10多米,下面展出的则是其临散氏盘书法,据刘蟾现场介绍,《清奇古怪》是他父亲专程在苏州郊区司徒庙现场写生的作品,纯然中锋,尤见性情。

  刘海粟一生重视书法,以书入画是其重要的创作理念。他的书法厚重雄肆,与其国画精神一脉相连,都注重中锋用笔,倡导情感的生发,所有的笔法、章法都服从磅礴的感情需要,才能画出元气淋漓、气象雄浑的作品,其水墨画《清奇古怪汉柏》即具有如此风神。他用篆书笔法画古柏,苍劲沉着,力透纸背;而草书的笔法画柏枝,行笔疾徐顿挫,凝练而活泼,再用浓、焦、淡、湿笔点叶,苍翠茂密,浑厚华滋,点划狼藉。“清、奇、古、怪”四株各具神态,龙舞夭矫,震人耳目,气势磅礴。

  现场展出的有多幅《鲲鹏展翅九万里》及长题的画松之作,据刘海粟女儿刘蟾回忆,“我父亲尤其喜欢松鹰,雄强之气与他的内心相契,他曾给太湖饭店创作了两幅巨幅中国画《铁骨红梅》和《鲲鹏展翅九万里》。”

  现场还展出了202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新出版的《刘海粟黄山纪游》及刘海粟题写这一画册的书法原作,包括刘海粟先生当年书写黄山的部分书法作品。

  刘海粟先生给予世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刘海粟的书法艺术与人生也是一个巨大的象征,正如一些书法学者观展后所言,希望以一种新视角——以放弃了大一统的宏观视角,在充满了细节的接近真实时空情境中通过微观描述来重新书写对于刘海粟的文化想象。以社会生活史为重要角度,在新文化史的书写与书法史的书写中找到属于刘海粟的位置。

  附件:《墨海龙蛇——刘海粟书法作品展》前言

  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

  20世纪的中国艺坛风云激荡。刘海粟,就是其中一位掀起波澜的艺术家和教育家。其艺术观念与实践,涉及中国现代美术诸多重要面向,是中国美术发展至今不可或缺的环节。

  刘海粟自幼在传统私塾中读书习字,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基础。一方面,他广涉历代法帖,取法有渊源,用笔有来路。另一方面,他拜入康有为门下,注重篆籀笔意,大量临习商周金文、汉魏六朝碑刻,得金石之雄浑、厚重、宽博、开张。帖碑会通之下,刘海粟的运笔风光流转,线质劲足神完,似游龙般逶迤矫健,如崩云般浑莽凝厚,古拙而灵秀,一派奇崛苍茫。

  刘海粟之书写,心忘笔,手忘书,心手相应,八法虚浑之同时遥接乾坤大象,苍山化龙、白云为海的气象融入墨中,铸进毫端,以中锋之质,直取本真之意,真有雄风吞万里的气概……

  其象,如波、如云、如石、如藤,如群鸿戏海,如舞鹤游天。

  其势,若钱塘潮涌,来不可止,去不可遏;犹声线颤动,轻重缓急、高低起伏。

  其气,集金石、庙堂、书卷于一体,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其意,若坐若行,若飞若动。沉郁顿挫,鸾翔凤翥。

  其韵,曲尽法度而妙其外。品之味之,如余音复来,绵绵不绝。

  其神,内蕴铮铮骨力,外发奕奕神采,直呈书者生命之情状,彰显书法文化之精神。

  故,刘海粟书法中的大千万态,早已逾越客观之囿,在结体、线条的抽象意态统摄下,经心源过滤、萃取、创造而外化,以印证“中得心源”之论的万古不易。

  “画法关通书法津”。刘海粟还善于以画意入书,点画间,节奏、韵律、章法、墨气,与画法之跌宕生姿一脉相通。尤其是画作上的题款,打破了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界格拘束,大小参差,错落有致,提按、顿挫、转折、疾涩呼应对比,浑然天成,看似不经意却巧思佳构频出。字画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刘海粟的书法也伴随和见证着他的生活点滴。诗稿、信札中的浪漫天真,交融着浓郁画意,跃动着盎然诗情。这,是艺术与人生的写照——以富有结构感、律动感和音乐感的笔触直抵人心。

  多年前,我曾听到萧娴评价刘海粟书法“得康有为真神”。萧娴与刘海粟一门同宗,皆康有为得意弟子,亦深得南海先生书法之三昧,洞隐烛微间烂若披掌。故,此赞誉乃从心之论,绝非客套。

  中国美术馆曾于1979年、1983年、2006年、2017年举办过四次刘海粟艺术展,均有热烈反响。于今再出新意,聚焦刘海粟书法并加以系统梳理,将南京艺术学院、刘海粟美术馆(上海馆)、刘海粟美术馆(常州馆)以及上海收藏家陈利先生等校藏、馆藏、个人藏之作品齐聚一堂,以飨观众。展品包括画中题词、诗稿、信札、手稿等形式,共计150件作品,可谓丰富,可谓精彩。

  刘海粟一生,都以满满生命激情追索艺术真谛。他,是一位启蒙者、一位解放者、一位创法者,更是一位弘道者。通过本次展览,希望观众欣赏其书法,对话其书法,从墨海腾蛟,笔走龙蛇中真切、直观地感知艺术家那充盈的情感流动与烂漫的生命表白!

标签:刘海粟;书法;狂狷气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