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安:一枝一叶总关情——房爱军《新闻背后的“新闻”》读札
2023-12-01 13:5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金立安  
1
听新闻

  认识房爱军先生是前年在江北新区一个新书研讨会上。作为记者的他,忙前忙后不断调整选取摄像视角,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看他那专业且认真的样子,感知他是个敬业靠谱之人。有了初步信任,我们加了微信,算是正式相识了。

  后来在其他文化活动中又几次见面,对他慢慢有了进一步了解。他曾在盱眙县检察院工作过,因对新闻工作具有不一般的敏锐性,先后到了江苏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从事记者工作。其实记者这个职业不但辛苦,还有风险,不过我在年轻的时候也有去当记者的念头。十多年前,我曾在基层法院研究室干过,与南京不少媒体法治记者建立过工作关系。社会虽给了他们“无冕之王”的雅称,但台前幕后的酸甜苦辣,我还是有所感知与耳闻。一旦有了新闻线索,新闻人往往第一时间冲向事发现场,在千头万绪中“稳准狠”地采集信息,将事情真相原委以新闻稿的形式及时呈现于媒体,让公众广知。因而对记者这门职业,我一直敬重有加。

  今年国庆节前一天,房先生将他的书稿《新闻背后的“新闻”》电子版通过微信发给我,并约写一篇书评。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我最近忙于区文联换届及书刊编辑等诸多事务,难以抽身,但看他的书名,深得新闻传播学精髓要义,抬手就抓住读者的阅读心理,所以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为了上网多收集些资讯,不料竟发现同名书籍还有好多种,连同以“新闻背后的故事”为书名的同类题材作品,数量上更多,作者都是正在或曾经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看来每一位为正义发声的记者,背后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所谓背后的新闻,大有揭开内幕的味道,或者说当时新闻中不便明说的幕后故事。

  当我凑齐10多天零碎时间,阅读完房先生这本新著,对他不仅刮目相看,更是蓦然升起发自肺腑的敬佩之情。书中记述了房先生历经的背后“新闻”(实际都是旧闻了),分为百变记者、正义使者、雪中送炭三章共25个故事,每个故事看来都经过作者精挑细选,故事情节感人至深,其中一些细节,让我在阅读的时候,眼眶中竟然不自觉地噙满泪水。这些真实的故事,记录了房先生作为新闻人具备的多重素质与更高素养。

  作者在第二章正义使者第12个故事《十万现金与一条渣土车新闻》中,记述2003年3月初接到观众李某的报料:在南京市建邺区河西一在建工地上,有人偷偷往农田里倾倒建筑垃圾,肇事车夜间偷倒过程被全程拍了下来。作者闻讯后,和摄像记者立即前往现场明查暗访,找到了渣土车停放地。正准备去城管局采访相关人员时,却突然被肇事方关在大铁门内出不来。记者及时指出肇事方的行为是违法犯罪。后来与这家单位斗智斗勇,尤其义正词严地拒绝对方10万元封口费。新闻曝光后,这家单位和相关负责人受到停业整顿、重金罚款和暂扣车辆等多种处罚。作者之所以如此大胆,其实源于内心充满着独特的责任感与对理想不懈追求的正义感,这既是一种心理体验,也是一种工作态度。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如果不去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也无可指责。现实中,做这样得罪人并可能“摊上大事”的例子还真不少,君不见2011年调查地沟油的记者李翔遇害即是一例。没有像房先生这样顽强拼搏、舍生忘死地为真理和正义勇于献身的记者敢作担当,那么社会对正义的迫切呼唤与对新闻真实的不懈努力、孜孜以求,很可能成为一句轻飘飘的空话。

  作者在第一章百变记者第2个故事《拆迁谈判解难题》中,讲述有“泼妇”之称的拆迁户丁姓房主,坚决不同意将地上附着物赔偿款,支付给拆迁应得的承租户。作者在接到社区负责人电话求助后,本可以推辞,因为明知“这样棘手问题处理不好反而会惹得一身骚。”但想到一个“泼妇”欺负乡下老实人,“正义感腾地一下就压不住迸发出来了”。“为了营造氛围,我让摄像把机器架起来开始拍摄。”作者还与社区负责人一道,向丁姓房主和承租户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促成双方调解,圆满解决这起矛盾多年、近于恶化的“老大难”问题。一个法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方式不仅需要道德约束,更需要法律制约。对待社会不良现象与邪恶势力,表达深恶痛绝仅靠“愤青”,并不能扶正祛邪,尤其作为新闻记者,除了具备忠贞不渝的事业心、一往无前的原动力之外,还应具备驾驭处置矛盾过程中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许多社会矛盾纠纷,说到底就是法律纠纷。房先生年轻时在执法机关工作过,是一个法律专家、行家里手,具有过硬的法律素养。新闻采集不仅为了报道需要,更重要的还要帮助相关单位化解矛盾纠纷。人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观念改变,需要心理上疏导、利弊上分析、法律上规劝,这个过程中,涉及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

  通读全书25个故事,无不彰显着房先生睿智的光芒,从中感知作者骨子里透出的善良。善良首先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无尽的力量。故事中记述的每一次面临困境,先是山穷水尽,随即柳暗花明,其中化解矛盾的方法,原来都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善良,仔细琢磨出来的。有人说,善良的人拥有一颗感知世界之美的“灵眼”,其实善良的人总喜欢将心比心,即使自己在过程中受到伤害也不会灰心退缩,因为善良不需要理由。房先生来自基层,了解民众的心理需求与道德底线,对真善美的正确认知,对知识储备的正确运用,对世事人心的洞察能力,对矛盾处置的格局把握,让他在处理涉及民众利益纠纷的权衡上找到了平衡点。他用充实而又宽敞的内心、柔韧而又坚定的外表,温暖别人,给别人送出花朵,引发温暖的春日花海。故事中每一个善良的瞬间,让我心生敬意。他的善良、他的行为,给人光明,传递温馨与力量,感染着周围的人,让受惠者看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善良犹如一盏明灯,照亮黑暗的每一个角落。他在书中的一个个故事,也一定会让善良的读者产生更多的共鸣。

  忽然想起了郑板桥,他在51岁时,花了一年时间才将《墨竹图题诗》定稿。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在一个凄风冷雨的夜晚,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感喟百姓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的情感神经。郑板桥的感喟,是从他善良的骨子里发出的共鸣声。读完房先生这本书,相信他的骨子里正具备这样的善良。最后说句题外话,像房先生这样善良的人,误打误撞走进我的生命里,既然来了,就让他留住,永不离开。

  作者简介:金立安,别署鹏程、东方白、中华龙、品园主人等,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市建邺区文联负责人,南京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江苏省诗词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主编《茶亭》《江东文萃》等,出版诗集《品园诗草》,有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日报》《扬子晚报》《诗刊》《扬子江诗刊》《黄河文学》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等各类作品30余万字,作品收录10余种选本,楹联作品悬挂于南京赏心亭、夫子庙、清凉山、溧水、六合等地景区景点。

标签:故事;摄像;先生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