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大千的艺术时期划分
2023-10-29 20:3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程恩嵘 王世华  
1
听新闻

  张大千是集古、今、中、外艺术之大成者,他阅历丰富,积淀深厚,题材涉猎广泛,笔者认为,不适合用简单的“早、中、晚期”来概括张大千的艺术风貌。

  笔者根据多年对张大千作品的研究,综合其中的诸多艺术元素,以书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因为书法是艺术家风貌的重要构成,看似由若干个“简单”的线条组合而成,其中却蕴含了作者许多的书写习惯,隐藏着太多的信息和秘密,成为概括和鉴定作品的重要佐证!

  笔者把张大千不同年代作品进行比对后,总结其书法的字形变化,并借鉴张大千“画说画论”,把他的艺术时期划分为:师古期(1917年——1933年左右);化古期(1934年——1943年);师自然期(1944年——1957年);化境期(1958年——1983年)。

  师古期指的是张大千师法古人的时期,不论构图还是笔墨技法等,主要传承古人;化古期就是消化古人的艺术滋养,释放部分艺术积淀的时期;师自然期就上升到张大千在潜移默化中表达自己的艺术情怀,以娴熟技法进行创作的时期;化境期指的是张大千思想和技法上无所束缚,作品不再拘泥于形式,无为而为,结合认知发展并改造传统艺术的时期,最终达到了“笔补造化天无功”的境界!①

  为了更好地阐述张大千的艺术风貌,除了书法以外,还简单列举了张大千部分绘画作品加以诠释各个时期的特征,具体如下:

  一、师古期(1917年——1933年左右)

  这是一个潜心研习古人的时期。1919年,张大千从日本回到上海后,拜师于曾熙、李瑞清门下,“学三代两汉金石文字、六朝三唐碑刻”,②努力从传统中借鉴,汲取营养。经过两位老师的悉心传授,张大千在书法上刻苦钻研,对古人的笔墨技法有了深刻的认知,为其以后形成“大千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幅作于1919年的对联(见图1)来看,其笔法篆隶并用,如布局在九宫格之中,平正稳实,饱含金石气息,边款以行书和草书交替书写,潇洒而不失内敛。

  图1 对联 四川资中文化馆藏

  纵观张大千一生的书法历程,虽然是长期不断演变,但是每个时期拆分并对比后特征明显,可以说风貌迥然。这些变化,从主观因素来讲,是他以逸世之才和对艺术的悟性,有意识的调整风格,甚至是迎合时代的审美需求;客观因素就是被动改变,比如1957年眼睛受伤后导致的艺术风格转变。

  因为张大千的作品体量庞大,变化丰富,笔者选择了不同年代的书法落款,从中提取出有代表性的“标准件”和部分绘画作品加以概括各个时期的特征。

  图2

  张大千“师古期”的书法特征是字形瘦长,清秀有加,线条较为纤细,有跌宕感,相对于后期的书法略显拘紧。这个时期书写的“张”字的“弓”部首均带有提钩;“爰”字上半部较小,仿佛带了一顶“沙弥帽”,有拱手作揖之态势;运笔流畅中带有顿挫感,线条笔断意连。(见图2)

  图3 仿石涛《山水》

  图4 仿八大《鱼戏图》

  图5 仿华嵒《春禽出谷图》

  从绘画方面来讲,在曾熙、李瑞清二位老师的影响下,张大千开始对石涛(见图3)、八大(见图4)进行深入研究。作为一个才情兼备、悟性极高的人,张大千仿造的石涛作品已可乱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有了“石涛专家”的美誉。石涛对张大千的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正如他所讲的:“……我更参禅文字外,毫端呼出石公来”③以及晚年有了“当时极意效法石涛,唯恐不入,今则唯恐不出”的感慨!④

  图6 仿徐渭《蔬果》卷

  图7 仿吴伟《黄山归来步步云》

  图8 仿唐寅《执扇仕女》

  随后,张大千又师法历代名家,如华嵒(见图5)、徐渭(见图6)、吴伟(见图7)、唐寅(见图8)等,对他们的艺术风格了然于胸,临摹的代表作达到了“默写”的程度!从而为以后的厚积薄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大千在“师古期”的绘画特征不十分明显,主要是继承了先贤们的构图方式、笔墨的技法、色彩的搭配,力求合乎严谨的法度,继而参入个人的理解,有意识的穿插诸家笔法,整体风格较之后期的作品有清新秀丽之感,朴素之中略显青涩。

  二、 化古期(1933年左右——1943年)

  1925年,张大千在上海宁波会馆举办了首次个展后,反响热烈,陆续又推出了多次展览。温润、富庶的江南给予了张大千生活和书画方面的滋养,为了追求、完善自己的艺术理想,张大千意识到,除了临摹,写生之外,还要得到社会大众的全面认可。所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经常往返于南方和北平,结识了许多活跃于北方的艺术家,如徐悲鸿、溥心畬、于非闇、王雪涛等,与他们雅集不断,相互交流、切磋技艺,从而开阔了视野,作品既有浑厚华滋的一面,也融入了坚实、厚重的“北派”风貌。并借助各种契机推广自己,迅速地扩大了社会影响,在艺术圈站稳了脚跟。

  张大千还遵循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去现实中观察、感悟这些景物的物理、物情、物态,用于创作。三十多岁时,张大千在江南地区已经颇具名气,不过,一位艺术巨匠的形成是有其必然性的!他不会停下探索的脚步——尽管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曲折。

  1941年3月,张大千经过长久酝酿后,开始了两年七个月的“西出嘉峪,礼佛敦煌”之行。

  图9 《劳度叉斗圣变》 四川博物院藏

  敦煌石窟广博浩瀚,完整保存了自六朝、隋唐,乃至于宋元的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其中的壁画更是精巧缜密,辉煌大气。张大千对所有遗存的石窟作了详尽深入的考察研究,共计编号309窟,按照原图尺寸临摹了二百七十六幅壁画,其中不乏鸿篇巨制,如《劳度叉斗圣变》(见图9)。这些虽然是张大千的临摹之本,却兼有创造之功,挽救了当时中国画坛的苟简之风气,对于敦煌艺术的发扬,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敦煌的洗礼,张大千功力上追宋元,远涉汉唐。运笔爽利,线条如铁笔银钩,画面格局放大,色彩饱满,给人以富丽堂皇之气。

  图10

  张大千“化古期”的落款,字形由圆渐方,“张”字的“弓”部首已经没有提钩,演变为略带弧度的风格;“爰”字上半部仍然较小,左低右高的态势更为明显。笔画由繁及简,线条更趋于流畅,已逐渐形成了“大千体”风格!(见图10)

  图11 仿李思训《巫峡清秋》

  图12 仿李公麟《三高图》

  图13《西园雅集图》天津博物馆藏

  图14《钩金红莲》

  绘画方面,张大千在“化古期”,依照“师古人之迹,更师古人之心”的原则,把“师古期”所积淀下来的艺术才华自然地释放出来,表现在他的作品当中,金碧山水题材如李思训的《巫峡清秋》(见图11),人物铁线描如李公麟的《三高图》(见图12),纪实题材如《西园雅集图》(见图14)等等。

  通过临仿古人的画作,张大千在这个时期的技法日趋成熟,一幅作品中可以涵盖多家皴法,如《钩金红莲》(见图13),就结合运用了吴道子、毕宏、张璪的技法,画面运笔繁而不乱,勾勒与敷色更能融和前人法度,

  三、 师自然期(1943年——1957年)

  张大千经过“师古期”、“化古期”的淬炼后,在艺术上有了绝对的升华和飞跃!一方面是思想意识的成熟,这得益于他经常领略祖国名山大川,饱受自然的滋养,体会世间万物之性情——“搜尽奇峰打草稿”,自然就达到了“胸中自有丘壑”的境界⑤;另外,张大千1949年离开大陆后,寓居于印度、阿根廷、巴西、日本、欧洲等地,看似潇洒,却是“一把辛酸泪”!“贫无立锥,富可敌国,满架皆书,一身是债”!是他真实的人生写照。⑥

  另一方面就是笔墨技法方面日臻完善,特别是在临摹敦煌壁画时练就了极其扎实的功力,这使得张大千笔下的线条更加劲秀绝伦,画面唯美生动。

  在“师自然期”的阶段,张大千对社会、对生活、对亲情、对意识形态都有了相对深刻的认识,从而把这些感悟尽可能的释放于毫端,创作了许多震撼人心的佳作!

  图15

  张大千在“师自然期”的落款特征是字形方正,首尾高(左低右高)、中间下压,表现出上托之势,笔画粗细相对均匀。行笔抑扬顿挫、跌宕起伏。 “张”字的“弓”部首开始截弯取直;“爰”字下半部取势险峻;线条流畅,骨力刚健,如铁画银钩一般。(见图15)

  图16《水月观音》新都宝光寺藏

  图17《红佛女》

  图18《双猿图》重庆三峡博物馆藏

  图19 《乌骝图》重庆三峡博物馆藏

  图20 《仿北苑华阳仙馆图》天津博物馆藏

  图21 仿王蒙《夏山隐居图》

  张大千这个时期的绘画技法渐入巧中求拙,熟中求生的阶段。线绦修长而润泽,刚健而有弹性。人物“开脸”妙相庄严,衣带飘举,栩栩如生,如《水月观音》(见图16)和《红佛女》(见图17);花鸟题材多为工笔重彩,突出表现物象的内在灵性,活泼而生动,足以比肩宋元作品,如仿易元吉的《双猿图》(见图18)和仿刘永年的《乌骝图》(见图19);山水题材格局宏大,绘制的景致以写生为主,亦能印证自然法则,如仿董源的《华阳仙馆图》(见图20)和仿王蒙的《夏山隐居图》(见图21)。

  张大千这个时期的作品设色虽然多用浓艳的矿物质颜料入画,但在其笔下毫无烟火之气,和谐且华丽,意境又极高古,继承传统的同时表达出强烈的个人艺术属性!

  四、化境期(1958年——1983年)

  1957年春,张大千在修筑巴西“八德园”时,因协助搬运巨石用力过猛,导致眼底毛细血管破裂,视力大受影响。在此后的近三十年时间里,时好时坏,虽遍访名医但收效不大。但是这并没有阻挡住张大千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创作激情。

  1959年,张大千从巴黎回到八德园后,在借鉴晚唐王洽、南宋梁楷泼墨技法基础上,创作了《山园骤雨图》(见图22),其构图全满,物象混沌,开启了泼墨的序曲。⑦

  继而又创作了1960年的《瑞士瓦浪湖》(见图23)、1962年的《青城山通景屏》(见图24)等。1966年7月,《张大千画展》在香港大会堂成功举办,对他深有启发,其后绘画“作风大变,泼墨、泼色大行其道”!许多惊世巨作接连问世,如《长江万里图》《爱痕湖》《六屏泼彩朱荷》《幽谷图》……

  图22 《山园骤雨图》

  图23 《瑞士瓦浪胡》

  图24 《青城山通景屏》

  在这个时期,张大千继续游历于世界各地,直至1977年定居于台湾摩耶精舍,一则饱览山川之巍峨,江河之秀美,丰富自己的创作题材;二是遍访名医,治疗眼疾,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艺术事业。

  图25

  张大千在“化境期”虽然视力大受影响,但是书法特征依然明显,表现在行笔较为缓慢,用笔苍劲、率真,抑扬顿挫,仍不失潇洒;二是“牵丝飞白”充斥在很多笔画当中,墨色时有凝结;字形上内方外圆。“张”字的“弓”部首书写的更加简约,几乎是一笔带过,趋向于“概念化”;“爰”字转折处多为弧形,左下半部由直变曲,笔划粗犷,线条饱满、如同绵里裹铁。(见图25)

  图26 《张翰秋思》

  图27 《清溪朝荷》

  图28 《丹枫飞瀑》

  张大千在这个时期虽有目翳之困,但其艺名已蜚声生海内外。1956年与毕加索的会晤后,又参观了马蒂斯遗作展,感慨颇深,张大千曾对友人表示“我们中国画和西洋画摆在一起,颜色不够鲜亮,很容易被人吃掉,中国画非变不可”,⑧反映出他时刻都在酝酿艺术上的创新。

  张大千在继承传统国画的基础上,发展破墨、泼墨技法,又借鉴西方抽象主义风格,创造了泼彩画法,人物题材如《张翰秋思》(图26)、花鸟题材如《清溪朝荷》(图27)、山水题材如《丹枫飞瀑》(图28),都融入了泼彩技法,把古今中外的艺术积淀潜移默化地体现于作品当中。

  较之前三个时期,张大千在“化境期”的线条更为老辣,整体画面多采用没骨技法,局部以细笔勾勒,色彩绚丽夺目,云烟满纸,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已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代表着东方艺术,稳居于世界艺林之巅!

  张大千一生跌宕起伏,经历丰富,作品浩瀚精深,寥寥数言仅代表个人观点,候诸方家指教。

  参考文献:

  ①李永翘.《张大千艺术随笔》[ M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10

  ②中宝艺晟. 程恩嵘先生解读张大千落款[EB/OL].(2020-05-14)[2021-03-27]. http://www.zbysjd.com/nd.jsp?id=56

  ③单国霖 .《张大千前期山水画特集》,《名家翰墨》40期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3:15

  ④傅申.《张大千的世界》[ M ].台湾:义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68

  ⑤李永翘.《张大千艺术随笔》[ M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11

  ⑥谢家孝.《张大千的世界》[ M ]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8:165

  ⑦冯幼衡.《从古典到现代》[ M].台湾:义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19年:27

  ⑧冯幼衡.《从古典到现代》[ M].台湾:义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19年:26(舒建华、徐心如.《张大千加州岁月:文献与作品》引言)

  作者简介:

  程恩嵘

  张大千研究中心 研究员

  中国收藏家协会文化研究部 高级研究员

  四川博物院 书画评审鉴定师

  上海张大千大风堂艺术中心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研究员

  上海张大千研究会 副会长

  《张大千精品集》 主编

  四川省川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 副会长

  王世华

  张大千研究中心 研究员

  嵩山画院张大千研究中心 主任

  上海张大千大风堂艺术中心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研究员

  《张大千书法 》 主编

  《张大千精品集》 常务副主编

标签:张大千;艺术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