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古籍保护利用 ,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第27个“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由南京图书馆主办、同方知网协办的第十三届南图阅读节开幕式暨嘉惠论坛以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成功举行。
本届南图阅读节以“奋进新征程、阅读再出发”为主题。阅读节开幕式由南京图书馆吴政副馆长主持,韩显红书记致欢迎辞,国家图书馆熊远明馆长以视频方式致辞,其后为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常胜梅副厅长讲话,陈军馆长朗读给读者的一封邀请信。在举行主题为“以阅读助力职业教育”的援助图书交接仪式后,领导与嘉宾共同启动阅读节开幕水晶球并合影留念。
开幕式结束后,主题为“传神写照——《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世说新语》鉴赏与解读”的嘉惠论坛正式开始,这是本届阅读节的主旨活动。论坛由南图韩显红书记主持,国图熊远明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王能宪研究员先后发表主题演讲,讲题分别为《新时代图书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世说新语〉与魏晋风流》,南图陈军馆长最后发表了《在历史风度中找寻当下原乡——走进〈世说新语〉》的主旨演讲。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本届嘉惠论坛与同方知网合作,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举办。论坛全程录制的视频及图文由南京图书馆编辑合成,再经各方认可后,在南京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及知网在线教学服务平台发布。
为进一步提高精准化服务水平,南图利用荐读台,向读者推介十余种与论坛主题内容相关的图书,简目为:《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世说新语》《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选》《搜神记》《唐宋传奇选》《希腊神话和传说》《习近平讲党史故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希腊罗马神话典故》《瓦尔登湖》《会唱歌的火炉》《孔融让梨》《干将莫邪》《桃花源的故事》。在阅读节期间,还同时举办线上“猜对有奖:那些有关《世说新语》前生今世的小知识”活动,以及全省联动的《典籍里的中国智慧——〈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阅读推广展》、分享会、专题讲座、故事汇、影视片赏析、知识竞赛、旧书换文创、创意手工、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少儿上网查数据等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并发布“陶风图书奖”获奖图书、儿童分级阅读书目、读者阅读报告、馆史馆人物志等各类信息,旨在深入挖掘典籍中的内容价值和文化价值,生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提升中华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新闻链接:
自2010年起,南京图书馆每年举办一届以“和名著对话,与大师同行”为基调的阅读节,同期举办一场定名为“嘉惠论坛”的主题论坛,其最大特点是每年选择一部经典名著,确立一个主题,邀请各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同聚一堂,就相关主题发表演讲,为读者深入解读每部名著精义。另外还围绕名著和主题,举办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普及相关知识。前十二届已解读《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史记》《资治通鉴》《诗经》《毛泽东诗词》等经典名著,可以说用12年时间,让广大读者系统感受了中华典籍经、史、子、集的无穷魅力。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以解读经典名著为重点的南图阅读节,已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和品牌效应,受到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为延续品牌效应,本届南图阅读节继续举办以嘉惠论坛为重点的系列活动。
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兼任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联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书法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书画鉴定专家韩显红担任本届论坛主持人。
韩书记在介绍论坛确立主题的背景时表示,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强调要加大古籍宣传推广力度,多渠道、多媒介、立体化做好古籍大众化传播。积极倡导古籍阅读,开展经典古籍优秀版本推荐。前不久,中国图书馆学会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其中将“《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列为第一项主旨活动。“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项目是在中宣部支持指导下,由文化和旅游部委托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的一项国家级重点文化工程。2019年10月,南京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文学之都。在《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中收录的《世说新语》一书,不仅是对中国文学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一部古典名著,也是由众多专家学者评选出的24部“南京传世名著”之一。参考以上各项,本届嘉惠论坛所拟主题为“传神写照——《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世说新语》鉴赏与解读”。为此,南图敬邀国图熊远明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王能宪先生和南图陈军馆长出席论坛并围绕主题发表演讲,为公众解读与品鉴中华传世名著之精义。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本届嘉惠论坛在同方知网的大力支持下,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举办。
熊远明(国家图书馆馆长、党委副书记、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国家典籍博物馆馆长。曾任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主任。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文学硕士。现为《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讲题是《新时代图书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熊馆长演讲结合国家图书馆的有关工作,讲述了新时代图书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关系。演讲分为三个部分: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公共图书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责任。三、肩负使命,组织实施《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项目。项目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书目优中选优,充分体现经典性、代表性。二是解读人均为各领域权威专家,学术水平极高。三是编审过程精益求精。目前,项目已累计出版六批50部图书,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王能宪(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副会长。曾担任文化部办公厅政策研究室主任、政策法规司副巡视员,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为“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委和《世说新语》解读人)的讲题是《〈世说新语〉与魏晋风流》。王先生演讲分为三个部分:一、关于《世说新语》的作者。二、《世说新语》的文体特征。三、《世说新语》为魏晋风流传神写照。演讲重点:《世说新语》为魏晋风流传神写照,问世千余年来对中国文学乃至思想文化、特别是士人精神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案头必备之书,其魅力究竟何在?王先生从书中所反映的谈玄之风、品题之风、任诞之风三方面,略予阐说。
陈军(南京图书馆馆长、党委副书记,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中文教指委委员。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主旨演讲的讲题是《在历史风度中找寻当下原乡——走进〈世说新语〉》。陈馆长演讲基于文本细读,多维度管窥魏晋名士的风流,进而揭示《世说新语》作为名士教科书的永恒审美魅力。重点围绕知、真、趣、大四个方面来谈《世说新语》经典对于当下现实人生的借鉴与启示作用,以期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更好助益美好幸福生活。
南京图书馆的前身可追溯至1907年创办的江南图书馆和1933年筹建的国立中央图书馆。今年,南图将迎来115年周年馆庆,而江南图书馆购入的首批图书为杭州丁氏八千卷楼藏书。八千卷楼又有“嘉惠堂”之名,因丁氏兄弟曾搜集抢救在战乱中散佚的文澜阁《四库全书》,光绪谕旨对兄弟二人有“嘉惠艺林”褒奖之语,故丁氏借此语为藏书楼题名。因此,南图将解读经典名著的主题论坛定名为“嘉惠论坛”。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嘉惠论坛不仅能够延续传统,而且也会实现超越,成为特色鲜明的经典阅读品牌。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