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叠加的八天长假,南京市商务局结合“全国消费促进月”和新消费行动,引导全市各板块和重点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市场消费得到集中释放。据监测:黄金周期间,全市及各板块精选的促消费活动累计超过50场,80家超市、百货、家电、餐饮等样本企业累计销售额达29.3亿元,同比增长9.1%。
一、政府积极引导,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国庆中秋黄金周,新消费行动进行时,全市上下纷纷发力,积极促消费、引人气。节前,“我的南京”APP上正式开设“乐购金陵”板块,88家知名商业广场、18个夜之金陵代表性街区、81个南京老字号上线发布,方便消费者在宁购物,节日期间每天访问量超2万人次。全市组织开展“百日千企万品上线”活动,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帮助企业拓展产品销售新渠道。引导商场、超市和购物中心推广智能购物车,提高全市商贸企业营销数字化水平,目前南京市已推广部署570辆。
江北新区开展“消费促进月”活动,联合长芦街道和重点企业开展“送商品进社区服务长芦”等活动,探索多元零售业模式;
玄武区在长江路集聚区及全区范围内,举行“1+3+100”系列活动,向市民游客提供了高品质的文旅产品;
秦淮区携手美团,以夜宵美食为主题,联合发放惠民优惠,结合大众点评“必吃街”为门东举行的授牌仪式,让数字经济融入零售毛细管;
建邺区启动了“YES.邺.YEAH”建邺金秋消费节活动,让区内各大商业综合体、大型超市促销活动点连成一片;
鼓楼区举办“HiGo十月寻味鼓楼”暨消费促进月系列活动,聚焦鼓楼特色餐饮,吸引市民消费打卡;
栖霞区启动南京陌上花渡农业嘉年华活动,10余个农事体验项目,丰富了节日期间市民的生活;
雨花台区举办“蟹逅梅山”美食节活动,激发社区活力,点燃居民夜间消费热情;
江宁区聚力百家湖商圈各大商业资源举办“浓情中秋,月满江宁”中秋嘉年华活动,成为市民国庆打卡的新热点;
浦口区举办“第十六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浦口分会场暨浦口秋季美食节”、中秋国庆文化夜市集等主题消费促进活动,水果、星甸牛肉等农产品、文创产品销售一空;
六合区开展“马鞍新消费,金牛汽车城新能源+东风系列汽车展”,为市民和车企业提供了更具个性和特色的展会平台;
溧水区首届工厂直购节在南京空港国际博览中心开幕,近百家企业集体“摆摊”,以工厂直销+线上直播的方式“带货”,拓展了销售新渠道;
高淳区举办宝龙广场澳门街国际啤酒美食音乐节活动,丰富了市民的夜间消费。
二、市场广泛参与,上演购物消费热潮。
促销活动形式多样。全市重点商贸企业充分利用“双节”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格调高雅的促销活动,吸引了大批顾客。
南京新百启动多姿的豪华八日套餐,举行K/洛丽塔/汉服全集齐的二次元秀;
中央商场以“中国臻有Young”为主题,让消费者与熊猫玩偶亲密接触,优惠活动层层加码;
大洋百货举办了“国潮中秋”等系列活动引来许多国潮爱好者前来参与;
燕子矶花园城举办“我爱你中国”汇报演出、仙林金鹰湖滨天地举办点赞生活节大学生摇滚派对活动、万达茂举办MANGO电音节,为消费者带来视觉听觉双重盛宴;
华采天地举行了“华采不一班”系列主题活动,同时开展扫码抢卷、满额赠礼、消费抽奖等促销活动,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苏果超市开展“月是万家明”主题促销活动,双节同庆,秋季特惠……据监测,新街口商圈日均客流约22万人次,其中外地客流占比约为45%;
百家湖商圈日均客流近7万人次,其中外地客流占比约为40%。37家百货市场、综合体样本企业共实现销售额16.9亿元,同比增长14.6%;
9家超市样本企业共实现销售额3.3亿元,同比增长11%。销售渠道全面拓展。各重点企业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拓展产品销售新渠道。苏宁易购线上线下齐发力,以“盛世国庆惠聚苏宁”为主题,举行大牌团购专场,多款商品限时特价,节日期间,苏宁南京地区全渠道全品类销售额实现约8亿元,同比增长29.9%;
老门东在大众点评设立老门东专题频道,以夜宵美食为主题,展示街区特色餐饮商户,助力用户发现超值优惠。城市街区异军突起。通过培育夜间经济、首店经济、网红经济等新消费业态的城市街区,在黄金周期间得到了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的青睐,既收获了人气和财富,也为零售业态的组合模式树立了标杆。长江路文旅集聚区将“吃、游、娱、购”等休闲消费要素串联起来,节日期间组织了100场文旅活动;
熙南里街区再现笪桥灯市盛世之景,吸引大批人流;
建邺区银杏里文化艺术街区、秦淮区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鼓楼区水木秦淮艺术街区成为网红打卡新宠。
各街区纷纷举办夜间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夜之金陵”的品牌影响力。住餐业市场显著回升。节日期间,婚宴、家宴、郊区游和来宁的外地游客,共同带动了住餐业市场的增长。溧水、浦口、高淳等区各大酒店入住率暴增,均在90%左右。监测的10家餐饮酒店共实现销售额760万元,同比增长1.6%,客流量同比增长3.5%。
三、保供防疫安全到位,生活必需品货丰价稳。
节日前夕,南京市领导专题检查节前市场保供和安全生产工作,南京市商务局提前开展市场保供工作的研判调度,引导全市各类经销主体备足货源,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专项检查,对所有批次进口肉品和水产品进行核酸检测等。黄金周期间,市商务局又组织了对商场、加油站等场所的安全检查,并确保各类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安全、有序。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充足。南京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蔬菜日均到货量2681吨,苏食集团猪肉日均供应量23.6吨、润恒物流市场白条肉日均交易量88.3吨、天环集团冻品肉日均出货量2231.7吨,禽蛋和水产品200吨左右。5家农副产品市场节日期间合计销售额3.9亿元,同比增长4.4%。肉菜价格总体平稳。节日期间,白条肉批发价格40-42元/公斤,较节前下降8.6%;猪后腿肉、肋条肉、五花肉零售价格分别为51.8、60、60.2元/公斤,与节前相比分别下跌1.4%、0.6%、1.3%。冻鸡批发价约为12元/公斤,比上月下跌7.7%。鸡蛋批发价格约为7.8元/公斤、零售价为9.6元/公斤,均比上月下跌2.4%。南京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蔬菜总体批发价格为6.6元/公斤,较节前一周下降0.2元/公斤。
通讯员 王韬 交汇点记者 田墨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