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千钧之力叩击当代人的心灵
南京雨花台区举办抗日谍战小说《南京先生》分享会
2025-08-21 22:5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雅倩  
1
听新闻

  以“书香政协”为桥梁,深情回望峥嵘岁月,接续传承红色基因。8月20日下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南京先生》阅读分享会在南京雨花台中学举办。《南京先生》作者赖继,《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百花文艺出版社《南京先生》编辑赵文博现场对谈,两百多名政协委员、退役军人、团员青年和学生代表共同走进这部以抗日战争时期南京为背景的谍战小说。活动由雨花台区政协和雨花台区委宣传部主办。


  赖继回顾创作源头:梅山之行有感而发

  三年前,赖继携家人游历南京,参观了南京雨花台区的梅山铁矿,并在档案馆中看到这样一则故事:当年日军占领南京后,其飞机在飞临梅山附近时,导航仪表盘发生震动,于是怀疑附近有铁矿,便组织专家到梅山勘探……赖继说,有感于此,他继续做了很多资料考证,发现当年为了阻止日军的勘探计划,南京地下党组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不少人壮烈牺牲。“我们土地下的很多东西,是我们中国人用生命和热血捍卫才留存下来的。”考证过程带来的冲击和震撼,让赖继久久不能平静,由此,一部抗日谍战小说开始在他心中酝酿。

  赖继进而了解到,关于梅山还有一则“南京先生”信俗,该信俗被列入南京市第四批非遗代表性项目。据记载,1919年,梅山一名郎中连夜前往位于台湾海峡正北方的马祖列岛,用高超医术平息了当地瘟疫并从此留了下来,直到去世。当地人尊称他为“南京先生”。赖继说:“这则信俗折射着南京人善良、济世的品性。”在他的笔下,“南京先生”由一个个体变成了一个群体,作为小说的名字,“南京先生”四个字承载着保卫南京城市、大仁大义的精神气质。

  “世间唯说斯文者为先生,而这南京城之气节风骨,信、勇、义、诚,同赴国难,担当民族气节者,岂不为‘南京先生’乎?”赖继说,小说中他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在这样优秀城市品质的滋养下,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南京先生”。

  嘉宾读者共谈感想:文字之力叩击心灵

  分享会现场,三位朗读者分别登台深情朗诵《南京先生》精彩片段,关于苦难时代的氛围与情景,鲜活呈现在读者眼前。

  小说《南京先生》在诸多真实事件的基础上,讲述代号“南京先生”的地下党成员打入敌人内部,周旋于敌,隐姓埋名,屡建奇功。故事从一脉单传的“淮扬菜”宗派——“鹤庐饭馆”展开,呈现了以高鹤松、高云山、高二郎父子三人为代表的南京人,面对日伪诸敌,不畏牺牲,最终以忠诚和信仰战胜凶恶敌人。小说中还呈现了丰富的南京地理人文,如明孝陵、雨花台、西善桥、牛首山等。

  去年4月拿到《南京先生》初稿时,赵文博用一个下午一口气将其读完,感觉作品流畅而“抓人”。赵文博说,赖继的作品总能以情感打动人,同时,他的逻辑把握、人物主线架构都非常缜密。书中诸如新四军战士高云山、淮扬菜大师、算命先生江胜等,无论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人物,还是着墨不多的角色,都在这个故事当中恰当、巧妙地呈现出来,没有雕琢痕迹。

  “写南京很难,写南京的某一段历史更难。”何同彬说,要把一个历史空间里的南京还原成让读者能够生动准确感受到的地方,需要作家付出极大努力。这不仅要对大量历史材料进行爬梳阅读,保证史实准确,而且要对小说里的众多人物日常生活细节进行揣摩和共情。赖继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下,为读者呈现了一部别开生面的谍战小说。这也是其继央视热播剧《宿敌》之后最为满意的一部作品。

  “年轻一代没有经历过战争,您希望今天的年轻读者在阅读中作什么思考?”“在阅读的众多史料中,有哪些细节是您觉得非写不可的?”……分享会尾声,读者向赖继发出提问,赖继一一回应。他说,今天的“90后”处于可以平视世界的成长环境,创造力和对国家的认同感极强。“希望他们阅读小说之后,能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凝聚雨花精神力量:全民阅读遍地开花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个特殊历史节点,举办《南京先生》阅读分享会,既是一次文学的交流与分享,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与传承。雨花台区政协副主席朱天燕说,雨花台是南京红色文化的“精神地标”,这里长眠着为民族解放事业慷慨赴死的仁人志士,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不屈抗争、为国为民”的初心。“《南京先生》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故事,都凝聚着中华民族在面对外敌入侵时的坚忍不拔、团结一心与顽强抗争。”

  《南京先生》阅读分享会,为“书香雨花”更添动人色彩。南京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徐开利说,近年来,南京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工作开展势头良好,每年举办各类阅读活动上万场。在这些活动当中,雨花台区全民阅读活动尤有特色。“当地不但紧紧围绕雨花台区文化底蕴等资源禀赋开展活动,而且非常重视全民阅读的普及和提高工作,邀请了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大作家来与当地读者分享阅读写作成果。尤其令人惊喜的是,围绕雨花台区自然、人文资源进行的原创文学作品源源不断涌现,提高了雨花台区的影响力。《南京先生》正含有大量的雨花元素。希望雨花台区能继续紧扣区域优势,让全民阅读工作越办越好。”

  最是书香能致远。雨花台区政协主要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长期以来,区政协致力打造‘书香政协’,以系统化、常态化的读书分享活动,提高政协委员的理论素养,推动大家在深读细悟中交流思想、在互学互鉴中凝聚共识。举办阅读分享会,旨在以书香涵养履职能力,以文韵赋能区域发展。”为此,她表示:“希望这场活动能够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热情,凝聚起推动雨花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希望在广大区政协委员的推动下,有更多红色故事走进街巷、走进校园、走进人心,让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成为大家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雨花的强大动力。”

(江南时报记者 张雅倩)

标签:南京;雨花台区;小说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