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明·应天寻龙》VR空间开启
2025-07-16 22:3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姣姣  
1
听新闻


《盛世大明·应天寻龙》VR空间开启

  戴上头显,穿越时空,在百平米空间自由行走,亲历大明盛世辉煌。今年是南京明孝陵建成620周年,也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明孝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2周年。值此重要历史节点,一项突破性的文化科技融合项目——《盛世大明·应天寻龙》VR空间将于7月18日在明孝陵博物馆首开亮相。

  数字复原

  再现应天盛世景象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院副院长相睿介绍,该项目依托东南大学多年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成果,1比1数字化复原600年前明初南京都城原貌和明孝陵、明故宫、明城墙、大报恩寺琉璃宝塔等四大世界级硬核文化遗产。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院长期从事建筑历史相关工作,利用现场测绘、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测建模等技术手段积累了大量一手资料。为更好地复原真实场景,工作人员在测绘现场使用“十八般武艺”,卷尺、塔尺、激光测距仪齐上阵,只为得到精细部位的准确数据。

  “三维扫描仪分为定点扫描和手持扫描。定点扫描利用三脚架将激光扫描仪固定,在一个点上扫描出360度的区域,是为一站。我们先后共扫描了数百个站点,将其在软件中进行拼合,获得了庞大的点云模型。手持扫描仪更为灵活,工作人员手持仪器穿梭于古建筑之间,可以快速获得三维模型。”东南大学团队技术人员介绍道。

  在此基础上,该团队还深入研究《洪武京城图志》《明太祖实录》《大明会典》等古代文献。东南大学团队成员对这些文献津津乐道:“《洪武京城图志》中有大量关于明都南京的直观记载,小到每一个城门,大到六部、皇宫、山川形势,都能为我们提供重要参考。《明太祖实录》中也有不少关于南京城营建的细节,比如东南郊外的大祀坛,即现在天坛的原型,它的核心建筑大祀殿,中间有三间立柱使用了黄金包覆。而《大明会典》记录了明代祭祀和礼法制度,包括对于礼制建筑的记载。比如南京太庙,在其中就有图纸记录。”

  相睿介绍,因历史遗存并不完整,他们还对现存建筑群进行了航拍建模,并得到了高分辨率正射图,对照民国时期的照片和相关历史文献,真实还原出因宁镇公路而被迁移的下马坊及神道方位;通过对现存建筑基座的扫描和测绘,复原出现已不存的配殿、具服殿;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确定主体建筑屋面瓦件的尺寸和形制;通过对同时期建筑构件的分析,确定了建筑油饰彩画的样式和色彩。

  特别是明孝陵最核心的享殿建筑,团队通过对现状台基的扫描结合明初官式建筑特有风格,复原出这座与明故宫金銮殿同等级的建筑。紧接着,再根据《大明会典》《太常续考》等古籍,辅以《陶庵梦忆》等古人记述作为旁证,复原出享殿内部陈设及祭祀场景。这个过程中,南京市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也为团队提供了相当多的帮助。

  2023年,中山陵园管理局局长汪东明主持编撰的明孝陵专题志书《明孝陵新志》正式出版,该书系统梳理了明孝陵自1934年至2022年间的历史变迁,涵盖陵寝营建、丧葬礼仪、文物保护、申遗历程等核心内容,是继1934年《明孝陵志》后首次全面更新的官方权威记录。

  科技活化

  沉浸大明风华恢弘气象

  《盛世大明·应天寻龙》VR沉浸探索体验项目从整体的山水格局,到建筑的一砖一瓦,都进行了大量考证。

  团队基于东南大学关于明南京城的研究成果,结合最新考古发现,在虚拟现实、VR大空间重构了外郭、京城、皇城、宫城的四重城垣格局,并推测复原了以明故宫为主体的宫殿建筑、以大祀坛为代表的皇家坛庙、以六部为代表的中央行政建筑、以大报恩寺为代表的寺庙建筑,以及本项目的核心——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

  “我们的设计团队与制作团队通力配合,经过一两年时间学术考究与论证,运用最新LBVR大空间技术,突破物理限制,实现高精度三维建模与明初历史色彩还原。”说到这里,相睿有些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在VR空间里,一个小狮子模样的有翼神兽化作专属导游,游客可跟随它穿越时空,了解明孝陵“事死如事生”的陵寝营造规则,探寻明都城“因天材,就地利”的神奇星宿密码,解开明故宫“居中而治,以中为尊”的极致礼制玄机,邂逅尘封在历史中的“明朝那些事儿”,领略一场身临其境的明文化盛宴。

  技术实现和数字化呈现,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可体验的数字内容。明孝陵博物馆馆长王广勇表示:“我们希望观众不仅能够看到历史,而且能够亲自走进去,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当体验结束,摘下头显的游客将带着对大明盛世的深刻记忆,重新站在现代南京的土地上,更好地感受脚下跨越6个世纪的历史沉积。”

  《盛世大明·应天寻龙》不仅是一项娱乐体验,也是文化遗产传承的创新实践。谈及创作该项目的背景,相睿介绍说:“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院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从杨廷宝先生开始到今天,院里积累了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数据。为更好展现中国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我们一直想找个直观的方式表达。直到几年前,VR沉浸探索体验作品《消失的法老》获得巨大成功,我们便联系该团队制作方博新等,联合打造出品了《盛世大明·应天寻龙》。”

  相睿告诉记者:“我们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反复打磨,希望以数字化的形式让参观者回到大明,亲身感受明文化的历史重现,同时让中国的明文化走向海外。我们也希望通过该项目探索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再利用的路径,努力把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变得可见、可知、可感。”

  (江南时报记者 张姣姣)

标签:明孝陵;盛世;东南大学
责编:滕方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