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里的城与人从未分离——专访小说《好天气》作者苏童
2025-07-07 20:5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钱月明  
1
听新闻

  7月5日,著名作家苏童携其沉淀多年完成的最新长篇小说《好天气》来到2025江苏书展与读者见面。聚光灯下,这位从苏州走出来、在南京扎根的作家,将半生对故土的复杂情愫与新作的时代观照娓娓道来,字字句句,皆是城与人的交织回响。

  故乡苏州:

  从逃离者到骄傲的拥抱者

  “小时候想逃离苏州,住在城北,那时候的苏州很小,我觉得我的世界应该大一点。”苏童的思绪飘回少年时代。为了这个“大一点”,他高考志愿填写的全是远方城市,最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然而命运流转,大学毕业后他重回南方,1984年进入南京艺术学院,从此开启了“从苏州人向南京人的转变”。

  如今,回望那份年少时对苏州“狭窄与小”的“厌烦”,已在岁月里沉淀为深沉的骄傲。他笑谈当下火爆的“苏超”,尤其是7月5日当天,“苏超”第六轮焦点战——南京vs苏州,一句“我都支持”的背后,是对两座融入生命之城的深厚情感。他甚至分享了一个充满童趣的秘密——狮子林的某处,还藏着他儿时刻下的名字,那是根植于灵魂深处的苏州印记。

  苏州与南京,故乡与他乡,逃离与回归,宏大叙事与市井烟火,都在他的文字里达成和解。文学成了苏童连接过往与当下、自我与大时代的桥梁。

  “苏超”热与文化记忆:

  烟火人间的奇迹

  谈及席卷江苏的“苏超”热潮,苏童认为,比赛已超越了竞技体育本身,下沉到百姓群体,“如此火爆的群众运动,简直是奇迹”。浙江人专程跨省观赛的景象,被他视为“一大幸事”。

  这种对民间活力的赞叹,或许源于他自身深刻的城市文化记忆。他回溯了1978年苏州第一届书市:玄妙观化身为临时书展,新华书店柜台挤在“收租院”的塑像群中。少年苏童挤在排队人群里,轮到他时,文学书已经卖完了,营业员扔出了一本《微积分》。道观、塑像、人流与错位的书本,共同构成了他脑海中光怪陆离又无比鲜活的“第一次书展盛况”。

  “活动要制造热点,如果没有热点,就要有需求。”苏童说,“苏州这个地方还是很有文学需求的,在我小的时候,苏州的大街小巷就会传出评弹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故事也在街巷间传遍。”

  新作《好天气》:

  为消逝的城乡交响立传

  “《好天气》虽厚,看进去了就会很薄。”苏童表示,这部小说将舞台置于中国社会剧变的上个世纪70-90年代,聚焦苏州近郊,是“献给郊区的一首挽歌”,刻画了如今已罕见的“农田在烟囱之下”的独特景象,记录了那个工人与农民生活紧密交织的时代。

  小说结构精妙,以一口池塘为界,东边的“塘东街道”代表城市,西边的“塘西村”象征乡村。无论是地理空间、人物关系还是整体架构,都充满对称性,隐喻着城乡二元对立中的交融与张力。

  当被问及永恒的创作母题,苏童的回答简洁而有力:“我写小说,永远都是围绕人性、家庭、人际关系、成长。”这是穿透地域与时代的文学内核。

  谈及苏州的变与不变,他笑称,变,在于苏州“跟着全中国社会发展的步调在变”;而不变,则在于苏州人深入骨髓的“好吃”与“刁钻”的胃口——一种对生活精致滋味恒久的执着与热爱。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

  链接>>>

  苏童携《好天气》“回家”

  纸质书、微电影、有声剧同步面市

  7月5日下午,2025江苏书展重磅时刻——作家苏童携最新长篇小说《好天气》于江苏书展中心舞台举行首发式。这场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文学盛会,吸引500余位读者挤满了200人容量的现场,签名队伍绵延不绝,线上观看人数再创新高,成为本届书展最受瞩目的文化焦点。苏童与作家叶弥、读书博主赵健共话文学记忆,精彩分享引发现场的阵阵笑声与掌声。

  《好天气》以江南郊区的咸水塘为背景,讲述这片区域城乡两个家庭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恩怨纠葛,以及在时代发展的变迁中,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爱恨悲欢。活动现场举行了《好天气》纸质书、同名微电影及有声剧的三联首发仪式,正式宣告作品进入全IP同步开发轨道。凤凰传媒总编辑徐海在致辞中回忆了《好天气》一书的签约过程,并表示“有了苏童,什么都有了”。

  “我很自信,《好天气》是我写得最好看的小说,一旦拿起来就很难放下了。”苏童笑谈创作历程,透露《好天气》从构思到完稿耗时十余年,因叙事体量不断膨胀险些成为“未竟之作”。“写到第七年时,学生怀疑地追问小说是否存在,我不得不‘手术式’精简,才洗清‘骗子’的名声。”谈及书名更迭,他坦言,原名《咸水塘史》因地域文化隔阂引发北方读者困惑,最终从文本的“天气”意象中提炼出新名,“《好天气》更具普适性——小说里的烟囱烟雾、塘边人事,本就是关于天空、土地与人的诚实叙事。”

  “苏童的语言太迷人了,他的文字结构有恰到好处的空间。”同为苏州作家的叶弥以“语言大师”盛赞苏童,“哪怕拿掉所有地标,你仍能认出这是苏童的文字,他的风格是独一无二的。”

  读书博主赵健坦言自己是苏童的忠实粉丝,并提及这本书为读者阅读文学经典带来了新的阅读视角,“我很喜欢推广苏童的作品,好的文字需要更多人去传播。这个时代给了作家与读者一个面对面的机会,这样的文学氛围是永不磨灭的。”

  当《好天气》的文字化作光影与声音,苏童的文学世界正以更立体的姿态,与跨时代读者进行对话。此次首发式以线上线下形式呈现,纸质书、微电影、有声剧多种产品面市,标志着凤凰文艺在文学IP运营上的创新突破。凤凰传媒总编辑徐海、凤凰传媒副总经理袁楠、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谷建亚、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社长张在健等出席本次活动。活动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总编辑赵阳主持。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

标签:江南;苏童;苏州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