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寿镇宝女村:用“党建红”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04-29 21:4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钱月明  
1
听新闻


杨寿镇宝女村:用“党建红”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清晨,宝女村的雾气还没散尽,村委大院的喇叭已经响起:“请党员志愿者7点集合,今天给留守老人送暖茶!”村民曹大姐推开窗感叹:“咱村现在美如画!”

  宝女村位于扬州市西北郊,是杨寿镇党委、政府所在地,杨寿镇工业集中区。6年前,这里还贴着“软弱涣散”的标签,经过全体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以宝女村为首的杨寿镇各村、社区,如今已成为“抢着干事”“家底厚实”的省级明星村镇。这场“翻身仗”的密码,就藏在村头挂着的党旗中、乡贤播种的田野里。

宝女村党群服务中心

  党员带头聚合力

  组织振兴强引擎

  春日午后,宝女村党群服务中心里茶香袅袅,老人们下着棋,工作人员探身指导填表,一派温馨的光景。近年来,宝女村坚持按照党建引领、产业优先、以人为本、精准施治的工作思路,打好乡村自治、法治、德治协同发力的“组合拳”,构建起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发展新局面。

  “以抓基层、强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把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宝女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吴红梅表示,在2020年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中,村党总支实施“头雁工程”,培养选拔引领作用大、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的村“两委”班子,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通过深入村组“访”、党员群众“推”、放开视野“选”、组织提名“派”等措施,先后有两名年富力强、群众拥护的“90后”干部成为党总支副书记,领富带富能力显著增强,使乡村治理迈出坚实一步。

  在宝女村的乡间小道上,总能看到一群年轻的身影穿梭于青瓦白墙之间,他们随身带着的民情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老人的医保问题、大棚果蔬的销路难题等。宝女村将入户走访、民情恳谈、实事办理等纳入干部考核管理,以抽查笔记、定期公示、年底考评强化监督,提升参与意识。

  作为乡村地区,宝女村为实现“一次办好”,在杨寿镇投资近40万元,率先新建党群服务中心。该服务中心梳理整合了农林水牧、民政计生、规范建房等80条服务事项,老百姓进一扇门就能办理多项事务,充分发挥乡村服务中心的功能,形成一窗受理、集中服务群众的示范效应。

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网格穿起千条线

  乡村治理零距离

  “这个漏水问题困扰了我很久,谢谢你们帮我解决。”王先生看着不再漏水的屋顶露出笑容。“腋拐和沐浴凳都太好用了,感谢党和政府、村委会对我们的关爱。”收到辅助器具的房先生感谢道。

  在宝女村,网格员们个个都是“多面手”,用暖心服务守护村民的日常生活。上房帮独居老人检修漏雨的瓦片,深入农户家中宣传“村惠保”惠民政策,帮助走失老人千里寻亲,坐在村头大树下用拉家常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这些身怀“十八般武艺”的网格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难题,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里,让小小的网格发挥出大大的能量。

  “‌网格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是承载着民生幸福和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平安度就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杨寿镇党委政法委员赵丽表示,宝女村率先注重发挥“微网格”功能,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微信回访等方式,全面排摸网格内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邻里纠纷、灾害隐患和情绪意愿等热点、难点问题,能解决的第一时间解决,不能解决的建立台账清单,逐级上报进行解决,做到“联系无遗漏、管理无盲点、服务无缝隙”,实现老百姓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为了让群众更加方便快捷地办理各项事务,激活乡村治理的“末梢神经”,宝女村搭建起党建智慧云平台,主要涵盖基层党建、基层社会治理、环境治理、安全生产等板块,网格员也从“多面手”升级为“智多星”,依托网格化管理和网络技术,畅通企业和群众诉求反映渠道,“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老年人乐享晚年

  夯实“五老”新范式

  文明浸润树新风

  阳春三月的杨寿社区活动室内,老人们仔细挑选艾草、丁香、陈皮等中药材研磨成的粉末,按比例调和药粉与黏粉,加水搅拌,制作出一块块沁人心脾的非遗古法香牌。

  杨寿镇素有“美丽杨寿,常来长寿”美誉,宝女村李岗组的郭凤英老人今年已104岁高龄。2024年,杨寿镇结合区“心服务·邗我办”全领域“点亮心愿”工程,紧扣党建引领农村老年群体幸福生活提质要求,深化拓展“常来长寿·五老”工程,与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团队合作设计LOGO,让“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从梦想走向现实。

  据杨寿镇党委组织委员孟存红介绍,近年来,全镇充分发挥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兜底保障功能,实现了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全覆盖。在爱国村、墩留村、新龙村分别打造农村睦邻养老点,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浴等服务,累计服务千余人次,实现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期盼。目前,正为全镇2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一户一档、一户一策,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为老年人提供真正便利。同时,引入门磁、呼叫系统和“云平台”,确保第一时间救助到位、服务到位。

  据了解,杨寿镇由7个村和1个社区组成,在“常来长寿·五老”工程中,各村立足实际,精心打造了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助餐点等一系列全域服务功能。宝女村发挥智慧党建优势,聚焦“老有所学”,以“老年教育”为提升点,结合老年人身心特点、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安排丰富的文体、技能培训课程,让村里的“夕阳红”焕发新光彩。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

标签:网格;服务;党建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