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连云港站开展
江南时报讯(记者 张姣姣) 11月16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主办的“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连云港站活动在连云港市博物馆正式开展。大展以“数字展+珍贵文物+文创艺术”相结合的形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尽享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杜波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将以此次大展活动为契机,用好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江苏路径”,保护、传承和利用好连云港历史文化遗产,强化精品供给、优化功能服务,以高质量文化供给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活动,通过“见物——让文物活起来”“见展——让文化活起来”“见证——让遗产活起来”“见面——把博物馆带回家”四个板块,以“数字展、珍贵文物、文创艺术”相结合的形式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水韵江苏“美的灵感”“美的创意”“美的呈现”,收获沉浸式文旅消费新体验。
本次展览统筹整合了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和连云港市博物馆的珍贵文物以及文物数字化的优秀成果。在“见物”板块,观众不仅可以亲眼见到被网友昵称为“小粉炉”的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清代中期扬州珐琅典型器物——掐丝珐琅鎏金太平有象熏炉、代表两汉之际手工业“黑科技”的东汉初错银铜牛灯,以及明代玉雕技艺的典范——饕餮纹玉杯,还可以通过展柜玻璃上的触摸图像“玩转”国宝,仔细观赏珍贵文物的构造细节。此外,在“水韵”“文韵”“城韵”展区,还有清乾隆景泰款掐丝珐琅莲托八吉祥纹鱼耳炉、清白玉渔家乐船形摆件、东晋青瓷山羊水注、象牙雕竹林七贤笔筒、大汶口文化彩陶钵、良渚文化玉琮等历代文物精品。
作为东道主,连云港市博物馆精心挑选了三件馆藏珍贵文物参展,分别是西汉彩绘漆木尺、西汉东海郡吏员簿和战国楚铭文青铜戈。西汉彩绘漆木尺的双面均彩绘故事性图案,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汉尺”;西汉东海郡吏员簿是迄今发现的记录文字最多的一块木牍,记载了东海郡太守、都尉和各县、邑、侯国以及盐、铁官的吏员数目,为研究两汉职官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此次大展还正式发布了连博馆藏战国楚青铜戈铭文的最新释读成果,铭文通过“以事纪年”的方式,揭示了战国晚期的楚国舆地、列国关系、楚文字以及连云港地区的军事争夺情况。
展览中不仅有实物展出,数字化展示也是一大看点。在“见展”板块,观众可通过VR眼镜,在虚拟世界畅游南京博物院“物华天宝”、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载千秋”、苏州博物馆“纯粹江南”等30个精品展览。在“见证”板块,观众可通过3D裸眼技术,沉浸式体验大运河沿线8省17市的无限风光。
据悉,本次大展连云港站将从11月16日持续到11月26日。在这期间,连云港市博物馆将实行延迟开放政策,闭馆时间由17:30延长至21:00,还将在各个时段推出“汉光熠熠——古代照明‘黑’科技”“运河舟楫通南北”“走进《姑苏繁华图》”等配套社教活动,让优质文化资源惠及更多群众。在大展的文创单元,几大博物馆也会带来代表性的“网红”文创产品,展示出水韵江苏“美的灵感”“美的制造”和“美的呈现”,观众可以轻轻松松把平时抢不到的明星产品悉数拿下,体验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