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可以有多“潮”?10月17日,2024首届“非遗生活荟”在南京市玄武湖公园樱洲登场,让大众感受“非遗+生活”的N种可能,也为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更多思路。
开幕首日,许多游客成为了“探路者”,赏玩、体验、品味,沉浸多彩非遗,不亦乐乎。活动将持续至20日,4天时光里,观众可以通过大师展和青年展感受非遗的时代表达,可以在“一生锦程”织绣主题展中领略“绫罗绸缎”的魅力;在“花样时光”设计里的非遗主题展中感受非遗的时尚与潮流;在赛事里的非遗中体验别样“水韵江苏”;还有在“舌尖上的非遗”感受满满的烟火气……
本次活动以“见人、见物、见生活”为主旨,通过设置非遗展陈、非遗市集、非遗体验工坊、非遗秀场等内容板块,汇聚百余名非遗传承人、数十项非遗演艺和非遗体验活动,在丰富文化消费供给、引领文化消费潮流的同时,激发非遗保护传承新活力。
在非遗展陈区,1个大师展、1个青年展、4大主题展汇集非遗国家级传承人和非遗新锐力量,联动新锐设计师、潮流创意团队,全力打造了大师艺韵、青年风华、主题大赏三大展览内容。
步入大师展,仿佛踏入了一个凝固了时间的艺术殿堂。这里,非遗传承人利用传统的“榫卯”结构,构建起一个展示江苏非遗精髓的空间——“大师‘荟’客厅”。该空间由知名设计师王一川设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精细木作技艺”江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雷勇制作。作为“非遗生活荟”核心展陈空间,空间内汇聚数位江苏省内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大师作品,在现代策展理念和传统非遗技艺的对话中,展现“天工苏作”之美。
青年展则是一场非遗与现代设计的激情碰撞。通过“设计力升级计划”,30余个非遗项目与青年设计师结对,以全新的视角和创意,为非遗注入了时尚元素,使其更加贴近年轻人审美。这不仅是对非遗技艺的创新转化,更是对非遗传承的生动实践。
四大主题展各具千秋,让人目不暇接。“舌尖上的非遗”汇集了全省近20家代表性非遗美食,“锦绣里的非遗”展现了江苏千年的织绣文化,而“赛事里的非遗”和“设计里的非遗”更是以国际化视野,将非遗与现代设计、公共艺术相结合,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
活动期间,非遗市集热闹非凡,50余位非遗主理人和结合传统文化进行二次创作的品牌齐聚一堂,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消费体验。
为了增强观众的参与感,活动还设置了非遗礼包、盲盒、游戏、集章打卡等多种互动内容,让公众在趣味中了解非遗。特别是“非遗体验工坊”,邀请了非遗传承人现场指导,让观众在动手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非遗。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可以让我们展现自己的文化品牌”“可以与其他品类的非遗前辈、同行学习交流,寻求合作可能”……现场的非遗品牌主理人纷纷点赞活动,表示此次盛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让更多人走进非遗、触摸非遗、爱上非遗。
首届“非遗生活荟”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创新探索。据了解,“非遗生活荟”为江苏全新打造的文化品牌,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系列重要论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提升公众特别是年轻人对非遗的认知和参与,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活动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办,江苏新华新消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支持。
江南时报记者 毛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