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四招引领博物馆释放文化“新活力”
让优质资源与老百姓“直接见面”
2024-09-10 21:0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杨爽  
1
听新闻


让优质资源与老百姓“直接见面”

江苏四招引领博物馆释放文化“新活力”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如何让优质文化资源与老百姓“直接见面”,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日前,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关于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进行了解读。

  当下,文旅消费火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更趋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兼省文物局局长,南京博物院党委书记拾峰表示,为积极回应群众对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期盼关切,制定出台《若干政策措施》,就是通过丰富产品供给、延长服务时间、精品展览直达基层等具体举措,创新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江苏路径”,切实缓解“预约难”问题,以改革更好造福人民。同时,《若干政策措施》也将助力促进经济回升向好,支持博物馆打造有吸引力的新产品和有体验感的新场景,释放文化“新活力”,提振消费“新引擎”。

  据悉,《若干政策措施》以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和其他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国家级试点单位为重点,围绕提高开放服务效能、完善激励机制、加强保障支持3个方面,提出了9条具体举措。

  这些举措指引博物馆积极策划推出精品展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江苏展览品牌,要求免费开放的特展临展和社会教育项目不低于年度举办总数的2/3,明确南博、中运博延长开放时间不少于“60日、90小时”,支持博物馆创意开发夜游项目,提供高水平夜间开放服务。

  政策文件只有落到实处,才能发挥最大效益。拾峰表示,江苏省文旅厅将着力推进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热门博物馆用好激励政策,创意策划彰显江苏地域文化特色、中华文化精神的原创性主题精品展览,着力打造沉浸式游览、情景演艺等多元化夜间文旅消费场景,持续推出高品质文创产品,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

  二是整合放大文物资源优势、文创IP优势,积极培育文化遗产数字化新业态,升级建设“云上博物——江苏省数字博物馆”,多方位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三是着眼扩大博物馆公共服务覆盖面,重点面向全省乃至全国青少年持续开展“博物知旅”文旅融合主题活动,丰富广大青少年历史文化滋养,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四是组织热门博物馆挖掘用好丰富馆藏资源,打造可移动的高品质数字展览,创新开展“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等活动,丰富多样化、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推动文化遗产保护赋彩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博物馆持续火热,与财政的支持密不可分。省财政在加强博物馆资金保障和完善激励机制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江苏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处长李海峰介绍,近年来,省财政持续完善博物馆保障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全省各级博物馆服务效能显著提升。2021年以来,省级财政支持博物馆事业资金年均增幅14.5%。一是重点投入省级博物馆建设运营。省财政重点保障南博、中运博两家省直博物馆建设运行,每年安排两馆部门预算近3亿元。投入6亿元支持中运博高标准开展藏品征集、基本陈列布展,顺利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二是保障全省公共博物馆免费开放。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省财政统筹补助列入免费开放名单的全省130余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开放运营,引导市县财政做好预算保障,切实发挥公共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主阵地作用。三是集中支持一批精品陈列布展。2021年以来,省财政统筹资金,投入1.3亿元,支持60项基本陈列布展和精品特展,先后有5项陈列布展获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特别奖、精品奖。

  发布会上,南京博物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马根伟表示,南博将优化预约机制,升级票务系统,同时保留人工窗口、电话预约等方式,提供更完善的预约渠道;将消防救援人员和“三属”人员纳入免预约人群,扩大优待人群覆盖范围。南博还将有序推动延长开放时间常态化,陆续推出具有博物馆特色的灯光秀、非遗展演等夜游项目。持续擦亮“南博讲坛”“清溪学堂”“南博蓝”等社教品牌,面向全年龄段观众提供优质的分众化、精细化服务,让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走近观众。

  (江南时报记者 杨爽)

标签:博物馆;政策措施;开放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