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绘就文明画卷 力行铸就乡村华章
2025-10-11 14:10:00  
1
听新闻

  在常熟市辛庄镇张家桥村,平峰同志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以其前瞻性的视野、创性的思维和务实笃行的作风,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开创了文明实践工作局面,为提升乡风文明和基层治理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深耕红色沃土,铸就精神高地

  平峰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掘全国电影海报收藏家华瑞芯的珍贵资源,匠心打造“光影邵家塘红色电影海报基地”。从规划设计到建设运营,他倾注心血,将一片普通村落打造成集光影长廊、金光影馆、百姓大舞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文化殿堂。创运用VR技术、声光电影等现代展陈手段,让革命历史以更加生动立体的形式呈现,使参观者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红色文化的磅礴力量。

  不仅如此,他还精心组建“光影辛声”宣讲队,邀请援越抗美英雄戴福金等老同志加入,通过真情实感的讲述,让红色故事直抵人心。由他策划的“强国复兴有”红色故事宣讲大赛等系列活动,已成为当地颇具影响力的红色文化品牌。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金光影馆获评苏州市第二批党史教育基地、苏州市“江南公共文化特色空间”,入选江苏省“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累计接待参观团体500余批次,惠及群众近万人次,成为辐射周边地区的重要红色文化地标和精神家园。

  二、培育时代人,绘就成长蓝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平峰始终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他以独特眼光整合村内资源,以“一站点”文明实践阵地为支撑,创将红色教育、农耕体验、非遗传承等元素巧妙融合,打造出一条富有乡村特色、充满教育意义的“‘五色共融’青少年乡村研路线”。这条行程约1公里的研路线,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更成为连接校教育与乡村文化的重要纽带。

  他创打造“翼路童行”志愿服务品牌,系统“红动盛夏”“橙风破浪”“蓝网行动”“绿苗助长”“青书传训”五大题教育菜单,形成了教为完整的校外育人体系。他还特别注重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推动张桥中心小非遗剪纸特色与村规民约创结合,创编出全市首部剪纸版村规民约,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的完美融合。多年来,服务项目已开展各类教育活动600余场,惠及青少年15000余人次,其中“‘四色’教育铸就‘七彩’童梦”案例荣获常熟市文明实践特色案例。

  三、创治理模式,激发内生动力

  家长里短有矛盾,心平气和坐下来“讲讲莊”。2021年以来,平峰创建立“大家讲莊”协商议事机制,积极打造“福润小院”“清风小屋”等村民议事阵地,推动组建由“1名红色指导员+7名宅基管家+N个志愿者”构成“宅基大家长”自治队伍,发挥队伍“人熟、事熟、理熟”优势,通过“话家常、说里短”就地解决村民的身边事,闭环实施“一议二评三激励”村庄长效管理机制,依托“微队伍+微议事+微激励”有效途径,张家桥村常态化保洁费用相比以往压降约16%。2023年11月,《大家讲莊协商议事 激发群众自治活力》获评全国“枫桥经验”优秀案例。

  平峰重点聚焦“激励+党员积分管理”“激励+文明有礼”“激励+星级文明户”“三激励”措施,全面推行“五治融合”乡村治理公约,通过融合积分管理措施,将垃圾分类、房屋出租、农房翻建、种养规范等项目纳入考核细则,对遵纪守法、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等内容进行规范约束。此外,他还积极链接“海棠铺子”货品渠道,全面整合辖区农产品、商会乐器、手工艺品等商品,实体打造“长治长效”积分兑换超市,以“小积分”撬动乡村“大治理”,不断激发群众自治内生动力。

标签:精神高地;沃土;新时代
责编: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