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筑桥,联通世界
——全国科普月苏州市珍稀动物科普馆小学生讲解员闪亮登场
2025-09-30 10:58:00  来源:江南时报网  
1
听新闻

  全国科普月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9月27日,在苏州科技大石湖校区的苏州市珍稀动物科普馆内,一场面目一的交流活动正温馨上演:一群接受了系统培训的生,正用流利的讲解、自信的微笑,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外留生,开启一场关于珍稀动物的奇妙探索之旅。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跨越国界的童心对话。

  身影,大大能量:培训赋能点亮梦想

  “大家好,欢迎来到苏州市珍稀动物科普馆!是今天的讲解员,四年级的叶同……”清脆的童声在展厅回荡,面对来自不同国度的“大朋友”们,各位讲解员不怯场,手势标准,讲解清晰。他们能准确说出斑鳖、南虎、云豹等的生活性,也能生动描述中鲟的保护现状,偶尔还会穿插一些有趣的动物冷知识,引得留生们阵阵惊叹。

  这些“讲解员”,是经过科普馆与科协部门联合组织的系统培训,内容涵盖珍稀动物和标本制作的专业知识、讲解技巧、礼仪规范以及基础外语交流。培训并非单向灌输,而是通过沉浸式模拟讲解、互动游戏、实地观察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与潜能。

  “刚开始很紧张,但老师告诉们,只要把自己知道的、感兴趣的故事分享出来就好。”一位来自园区金鸡湖五年级的讲解员赵同分享到,他为了讲好南虎部分,不仅熟记资料,还亲自到苏州动物园多次观察南虎的生活性和生存环境,“觉得它们就像人类一样,有感情、有家庭,想把这份感受传递给每一位听众。”

  联通中外:文化桥梁在童言稚语间架起

  留生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穿梭于各个展区。从濒临灭绝的斑鳖到可爱的南虎,从长江流域的中鲟到祖国西北的白条沙蜥,孩子们用独特的视角和充满童真的语言,将科知识与保护理念娓娓道来。

  “这太令人惊喜了!”来自缅甸的留生克丽丝感慨道,“孩子们的知识储备和表达能力超乎的想象。他们不仅仅是复述信息,更是带着对生命的热爱在讲解。通过他们的眼睛,看到了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所做的努力,也感受到了中国年轻一代对自然的热爱和责任。”

  来自中非的留生欧阳则表示:“这种交流方式非常独特。孩子们是们的老师,他们用最纯粹的热情消除了语言的隔阂和文化的差异。这比阅读任何宣传册都更直接、更动人。”他拿出手机,不断记录下孩子们讲解的精彩瞬间,准备分享给远在故乡的亲友。

  活动现场,常常可见这样的画面:讲解员讲解完毕后,留生们会饶有兴致地提问,孩子们则认真解答,遇到不确定的,会求助旁边的辅导老师,或者坦诚地说“这个还需要再一下”。真诚的互动,让科普场馆充满了欢声笑语。

  深远回响:科普火种与友谊种子共同播撒

  此次“讲解员接待海外留生”活动,是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中的一抹亮色。它超越了传统科普的单向输出模式,构建了一个多元、互动、充满温度的交流平台。

  对于生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成长和价值实现。他们在准备和讲解中巩固了知识,锻炼了表达能力,提升了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在心中深深植下了科探索和环境保护的种子,并初步体会到跨文化交流的魅力与意义。

  对于海外留生而言,这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国自然保护工作和青少年科素养的窗口。通过孩子们真诚的讲述,他们感受到了一个更加立体、充满活力的中国形象。童言稚语搭建起的,是一座理解与友谊的桥梁。

  活动组织方代表化与生命科院副院长、苏州市珍稀动物科普馆馆长秦粉菊教授表示:“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科普‘活’起来,让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在下一代心中扎根,同时也希望借助孩子们纯真的力量,促进国际青年间的友好交流。未来,们还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让更多的‘讲解员’走向前台,让科的光芒照亮更多心灵,让友谊的纽带连接更广阔的世界。”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童声讲述的珍稀动物故事,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来自不同国度年轻人的心田。科普的火种已然播下,友谊的桥梁正在延伸,预示着未来国际合作与共同保护地球家园的更多可能。

标签:梦想;讲解;讲解员
责编:王婉娟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