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启童心非遗路 苏城艺润少年心
2025-08-04 11:34:00  
1
听新闻

  苏州科技大艺术院实践团队以“艺术+非遗”点亮市民子女成长之路

  为响应苏州市“苏城暖·成长关爱”行动号召,苏州科技大艺术院“艺启童心”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社区,以艺术疗愈融合非遗为特色路径,精准服务市民子女及困境儿童。团队依托专业优势,打造“艺术+教育+非遗”定制化课程,在苏城大地上绘就了一幅关爱儿童成长、赋能社区温暖的青春画卷。

  精准把脉:调研先行,锚定需求

  2025年6月,团队于院红色文化研中心启动项目,确立“安全为先、专业为本、成效为要”原则。成员多次走进何山社区、康佳社区,通过深度访谈与问卷调研,精准摸排6-12岁儿童家庭背景与兴趣需求。数据显示,儿童对创意绘画、手制作兴趣浓厚,家长则迫切期待艺术活动提升孩子动手能力与美育素养。“课程设计必须直指现实困境,让非遗成为孩子认知城市的窗口。”队长在筹备会上强调。

  艺术赋能:课程为媒,疗愈童心

  7月伊始,团队精心打造的“艺术+教育+非遗”融合课程体系全面铺开,以系统性、递进性的特色模块,为市民子女构建起多维度的成长支持空间。从基础技法到创意表达:绘画课中,孩子们掌握具与色彩奥秘(三原色原理),借几何与自然形状碰撞出独特视觉作品,点燃创意火花。从文化认知到指尖传承:非遗漆扇课化身千年漆艺“魔法坊”,孩子们滴色成扇,拓印课复刻历史纹样,使非遗成为孩子们认知苏城、连接古今的生动窗口。从心灵探索到情绪解码:“心理自画像”、“情绪贴纸”构建安全表达场域,助力儿童识别与表达复杂情绪,梳理情感脉络。从科普启蒙到责任扎根:“环保碳中和”课程以孩子们熟知的“跷跷板”平衡原理,形象阐释碳中和概念,并将“两弹一星”精神融入生态教育,在传递科知识的同时,深植爱护地球、担当未来的绿色种子。从个体成长到亲情共融:创引入亲子活动环节,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创作,让家长见证孩子的潜能与心声。

  童创生辉:艺润童心,非遗焕彩

  截至目前,团队已收集儿童绘画、漆扇、拓印等作品百余件。这些成果不仅是艺术与非遗碰撞的火花,更是“艺术疗愈+文化传承”融合育人实效的生动注脚。非遗漆扇课上,小雨(化名)举起流光溢彩的扇面欢呼:“滴色像变魔术!阳光下会变彩虹!”心理自画像课程中,孩子悄悄吐露:“画完画,心里亮亮的”。何山社区作者感慨:“害羞的孩子愿动分享作品了,家长看到孩子的漆扇、拓印作品,都惊叹‘没想到这么棒’!”

  这些凝聚童真的漆扇、拓印与画作,既是非遗的生载体,亦是艺术疗愈的心灵图谱,让美育的种子在苏城夏日悄然结果。

  星火拓路:青春传薪,城脉

  课程暂歇而步履未歇,“艺启童心”团队的定制化“艺术+教育+非遗”课程将继续深入社区,在红色绘画、军魂贺卡创作中延续美育薪火。这支苏科大子团队以三重使命锚定未来:一是产研融合,提炼课程精华开发非遗美育资源包,二是关爱可持续,搭建“高校-社区-家庭”三维关爱网络,为“苏城暖”机制注入长效动能,三是文化传承,以儿童漆扇、拓印作品为文化载体,激活苏州非遗基因的青春表达。

  “们不仅是课程传授者,更是文化火种的传递者。”队长表示。这支来自苏州科技大的青春力量,始终秉持“以艺术温润城市,以非遗联结古今”的初心,在儿童心中播下的每粒文化种子,都在为苏州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积蓄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当青年躬身社区,术资源便化作关爱之源;当非遗邂逅童心,千年文脉即获生之光。

  (供稿:苏州科技大艺术院“艺启童心”实践团队)

标签:调研;团队;艺术
责编:王婉娟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