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非遗走向现代舞台,数字化应如何助力?
2023-09-26 13:56:00  来源:文化产业参考  
1
听新闻

  近年来,非遗不断“破圈”,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这之中,数字化可谓是功不可没。借力数字化手段,当下非遗的保护和创新工作在生产、传播、经济层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日,主题为“数字化赋能非遗传承‘新活态’”的第二届非遗数字论坛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举行,近百名非遗数字化领域学者出席论坛,就“数字化给民族文化传承带来了什么?非遗能否标准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非遗展品丨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数字化为非遗保护创建广阔空间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2名。同时我国有42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

  数字化科技手段的出现,使非遗保护工作在记录、展示、生产、销售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非遗项目和其蕴含的精神价值可以在数字化手段的加持下被更加广泛地传播,促进人们对其全面的认知、了解。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开展的“南京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展示”项目,以“ZHI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展示平台为基础,对南京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进行数字转化及虚拟展示,对绒花、金箔、云锦等三项非遗工艺进行深度文化梳理。

“ZHI艺”配色游戏丨来源:南都记艺

  目前,仅收集的高清大图就多达1758张,口述史涵盖了录音461分钟、视频691条,以期通过视觉化、审美化和数字化的方式建立对非遗传统工艺的当代解读,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南京与非遗传统手工艺相关的文化及知识。

  其次,数字化等科技手段带动了“非遗+”,传承人和实践者通过不断地实践与创意,加速非遗产品与现代社会审美的融合。例如,依文集团立足苗族刺绣传承人和国际设计师资源,搭建了“绣娘数据库”和“全球设计师空间”。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拥有1600多位设计师、8000多个民族传统纹样的数据库,来自全球的设计师可以通过这个庞大的数据库,超越时空限制与绣娘一起合作。其中,77岁的苗族刺绣传承人潘玉珍和她的绣品已经成为国际时尚舞台的常客,为刺绣与全球时尚产业的结合带来了机遇。

  最后,数字时代推动了消费升级,从而也为非遗助力包容性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互联网的普及和云计算、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产业数字化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使非遗发展的科技支撑发生重要改变。在数字化进程中,市场消费需求和供给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和重构。新消费环境追求效率,线上消费成为新的消费方式和习惯。根据相关报告,近年来人们对传统节庆活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各类相关的非遗项目、非遗元素、非遗产品成为节庆活动消费的核心。

依文·中国手工坊数字化产业基地丨来源:依文集团

  非遗与技术的对接需要取得更大的共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有坚实的政策保障。政策法规为非遗通过数字化等科技手段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宏观的战略方向与法律保障。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鼓励各缔约国通过科学技术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缔约国根据教科文组织的倡议,开始注重将数字化等技术手段运用到非遗保护工作中。

  例如,在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的援助下,苏丹于2009年启动了民间传说和传统音乐档案的数字保存项目。到2013年,已初步建立了数字数据库,并制定了数字化档案管理和行动计划。其中,喀土穆大学民俗和传统音乐档案馆收藏的自1963年以来收集的3000多份苏丹传统音乐的录音和照片,已全部借助数字化手段被保存到该数据库中。这些珍贵资料包含了苏丹不同社区对民间传说和口头传统进行研究的成果。

来源:世界非遗青少年成果展

  我国在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之初,就大力推动运用数字技术加强对非遗的确认、立档、保存、宣传等。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6年,出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提出“鼓励地方通过大众传媒等手段普及非遗知识,促进社会共享”。这表明,在弘扬非遗方面也需要数字技术的参与,扩大非遗的传播效果。

  针对不同类别的非遗保护,国家也作出了相应指引。如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中指出,“探索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工艺装备的有机融合,提高材料处理水平,切实加强成果转化”,并“鼓励商业网站与相关专业网站设立网络销售平台,帮助推介传统工艺产品”。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进行总体安排和部署,从宏观层面持续强化对文化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在良好的政策推动下,在不断实践探索中,非遗对于数字化的借力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由最初助力保存、记录、展示的辅助性工具,逐渐进化为助力创新和发展的支撑手段与科学动力。随着整个社会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围绕“文化数字化”的整体战略部署和各地助力“文化数字化”的细化配套政策将使非遗数字化创新发展步入快车道。

“二十四节气”系列木版水印作品之立夏来源:中国文化报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非遗本身是一种文化遗存。非遗绝大多数都是口耳相传的,通过数字化可以解决大众化问题,还可以带动非遗的文创发展,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非遗的保护、传承、发展,数字化是目前最优选择。因为它可以把最原生态文化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而且实现更广泛的跨距离、跨时空的传播。”

  这几年,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在不断实践探索中,非遗借力数字化的模式正在发生变化,由最初助力保存、记录、展示的辅助性工具,正在逐渐进化为助力创新和发展的支撑手段与科学动力。

  数字化赋能是非遗标准化的一条路径

  非遗数字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更重要的是不仅把非遗保护起来,更要让它活起来。对非遗来说,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但既然要使用,要买卖,就离不开非遗的标准化和版权问题。

  2022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意见提出了两侧四端的路径,两侧包括供给侧、需求侧,四端主要是资源端、生产端、消费端和云端。文化资源数据从标识到云端最后到消费形成了一个路径。

  业内人士认为,文化资源数据进行流通和交易的前提是数据成为资产。通过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可以为每一个文化资源数据发放唯一的身份证,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确权。这样生产端就可以对文化资源进行二次创作,变成老百姓喜欢的消费品。

  但非遗不是简单的商品,而是一种记忆的传承,依靠非遗传承人卖自己做的东西是不可复制,不能产业化的。上海创图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中国数字文化集团首席技术专家李欣建议,应该让更多的内容创作者包括生产者、年轻艺术家和企业参与进来,重新创作成现代人更加需要的商品。

  “我认为非遗传承人可能更重要的不是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而是要把自己的作品授权给别人,让别人去做二次开发,变成年轻人喜欢的创意产品。”李欣进一步说,“只有数据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也只有通过数据才能在互联网上很方便地把非遗数字化进而数据化然后形成资产,同时又能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的活化、产业化当中来。”

非遗数字藏品

  保护、传播非遗本质上就是护文明之火种传永续之文脉,让人们能够以非遗为钥匙打开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化承袭之门。正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所言,随着全球化、数字化、科学技术发展的加速,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现代化生活与生产方式的冲击,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非遗要从历史走向当代,必然要汲取科技,融入生活。

  素材来源/文化在线

标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文化资源
责编:dai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