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茶颜悦色、达美乐、好利来等一批知名首店品牌在徐州中心商圈进入开业倒计时,引发广泛关注。这幕热闹非凡的“首店热”场景,正是徐州首发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
首发经济作为城市商业活力的重要风向标,已成为徐州打造区域消费城市的关键发力点。近年来,徐州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推动首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徐州首店数量从137家飙升至266家,实现三年翻番。落子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点燃了城市消费的新引擎。
首店云集
“燃”爆消费新活力
在徐州中心商圈,兰湘子、山野板扎等餐饮首店门前排起长龙,泡泡玛特、TOPTOY等潮玩首店挤满了前来选购的消费者,云龙让茶店内的外卖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首店经济”图景。
首店纷纷落户徐州的背后,是城市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的生动体现。徐州的消费“家底”向来厚实,近三年来,全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始终稳居全省前列,在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地区的十座城市中独占鳌头,在全国城市排名中成功跻身前20强。
凭借这份坚实的消费基础,江苏省将徐州与苏州、南京、无锡并列,纳入重点打造的“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名单。而首发经济,无疑成为撬动这一目标的关键支点。
为充分发挥首发经济的引领作用,徐州积极建立国内外知名品牌项目库,精准招引各类知名品牌来徐首发、设立首店,同时大力加强品牌连锁便利店建设,不断提升区域品牌集聚度。截至目前,徐州主城区已累计吸引品牌2532个,其中首店809家,实现了品牌与城市之间的“双向奔赴”。
首店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流量,不断激活本地消费、增强消费辐射力。据悉,在首店效应引领下,去年金鹰国际、苏宁广场、杉杉奥莱、环球港等商业综合体的客流量激增,分别增长43.1%、15.2%、25.1%、18.3%。
不仅引来人流,首店还引来更多“财流”——金鹰首店品牌贡献超56%业绩;苏宁广场去年新引入的名品拉动整体增长31个百分点,一个600平方米的名表集合店,就创下超7000万元的年销售额,方寸之间折射消费升级之力。
“首发经济不仅能带来短期的消费热潮,更对长期提升城市能级具有重要作用。”徐州市商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以国际化、本土化、特色化等为切入点,徐州正全力提升消费的质量和效益,实现消费领域的转型升级。
盒马鲜生徐州首店开业半年多来热度不减,节假日排队已成常态;淮海经济区首家小米汽车交付中心运营后迅速崭露头角,一举夺得“全国销冠”;钟书阁云东文化街区店作为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地区的首店,吸引了大量文艺青年慕名而来……近两年来,彰显着城市商业魅力和消费品位的新业态、潮玩等首店的竞相落户,不仅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更成功激活了徐州的消费新场景,成为徐州城市能级和消费品质持续升级的有力证明。
为更好地承接首店热潮,徐州还精心拓展消费时空,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彭城广场、户部山月光市集、民富园夜市等夜间经济集聚区蓬勃兴起,800余家多元业态品牌共同点亮“夜徐州”,为首店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政策护航
构筑品牌发展高地
首发经济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销售数字上,它带来的强大“消费引力场”,增强了徐州对苏北、皖北、鲁南、豫东等周边地区的辐射力,正逐步重塑区域消费版图。数据显示,徐州外来消费比重不断攀升,中心商圈的外来消费常年占比超30%,节假日更是突破50%。
优秀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有力支撑。为大力推进徐州首店经济发展,今年徐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繁荣新品首发、首秀、首展等首发经济,确保落户区域首店、行业首牌100家以上。
为进一步优化商业布局,实现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徐州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提出实施本土品牌提升行动,全力推动地方品牌培育发展。
今年年初,《徐州市商务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培育消费新业态,支持市外首店、细分专卖店等新业态落户徐州,鼓励商贸企业积极引进名品名牌店,确保每年不少于100家首牌首店落户徐州。
如何更好地引进首发经济?商务部门提出要匠心打造“首发经济地标”,精细升级改造现有商业设施,加大国际国内品牌引进力度。
今年,市商务局将首店招引作为重点工作,积极打造高端消费地标。目前,一批首店项目正在紧密对接之中,预计全年首店招引数量将再创新高。
即将开业的徐州德基广场备受期待,其17万平方米的商业空间将引入150余个首入品牌,预计年客流量可达3000万人次,销售额突破50亿元,带动中心商圈新增外来消费30%以上,将为徐州的高端消费市场带来全新的高度,注入强劲的活力与动能。
从首店云集的核心商圈到烟火升腾的夜市经济,徐州正以首店为笔,精心绘制一幅辐射亿级人口的消费新图景。“首店是城市商业活力的风向标,更是消费升级的催化剂。”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构建完善的首发经济生态链,持续优化首店引进生态,举办首发、首秀、首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和选择,持续激活消费潜力,助力徐州消费升级和城市能级跃迁。”
(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