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慰问温暖相伴 宜兴徐舍丝弦传承启新程
2025-02-14 10:33: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2月12日,正值元宵佳节,宜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宜兴市艺美术会以及宜兴市文艺术院共同组织部分民间文艺家前往徐舍镇洴浰村,走访慰问徐舍丝弦队,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并就丝弦艺人的创作和演出计划进行现场会商,共同为宜兴丝弦的传承与发展出谋划策。镇党委副书记吴军参加活动。

  宜兴丝弦,作为流传于宜兴地区的大型民间器乐曲,近代以来传承区域要集中在宜兴西部的徐舍镇境内。徐舍丝弦队作为这一传统艺术的传承中坚力量,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如今,丝弦艺人普遍年龄较大,平均年龄近70岁,他们使用的乐器多为琵琶、月琴、三弦、二胡、笙、箫、笛、扬琴等传统民族乐器。宜兴丝弦已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承载着宜兴地区千年的文化记忆与传统底蕴,诸如《头不只》《长二不只》《大看灯》《回娘家》《昭君》等代表曲目,更是江南民间音乐文化的珍贵“活化石”。

  值得一提的是,已故著名民间音乐家宗震名便是徐舍镇人。他技艺精湛,精通二胡、笙、管等多种乐器,曾就读于无锡国馆,与刘天华同窗,和阿炳为琴友并常有琴艺交流,在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徐舍丝弦队实力非凡,艺术风采熠熠生辉。他们积极活跃于各类重要舞台,曾奔赴浙江省丽水市,参与江南民间小戏交流会,以精彩绝伦的表演,与各地民间艺术相互交流、碰撞。也曾登上宜兴高质量发展大会的舞台,作为非遗项目进行展示,为大会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不仅如此,在无锡市群众文艺会演中,徐舍丝弦队凭借精湛技艺脱颖而出,荣获嘉奖。

  接下来,徐舍镇将加大对丝弦的扶持力度,提升群众对丝弦的认知度与喜爱度。同时,不断创传播形式,让宜兴丝弦走出徐舍、走出宜兴,促使这一承载着千年文化记忆的艺术瑰宝得以长久传承、绵延不绝。

标签:丝弦;宜兴;传承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