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为切实守牢食品安全底线,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打好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组合拳”,积极探索基层监管新路径,强化宣传引导,压紧压实各方责任,通过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措施,全力保障辖区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精准施训,激活食安“内驱力”
针对季节性风险和农村集体聚餐特点,相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八分局联合黄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辖区内大中型餐饮单位负责人、后厨主管开展食物中毒防控培训,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案例,聚焦采购、贮存、加工、留样等高风险点,为辖区23名农村家宴厨师送上“实操宝典”,筑牢集体聚餐的安全篱笆。
联合教育部门在黄桥中学举办“严把食材进货查验关”现场培训会,融合沉浸式参观、经验交流与政策解读三大环节,精准聚焦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中的痛点与难点,有效引导辖区多所学校对照先进找差距、聚焦问题补短板,推动校园食堂管理更加标准化、精细化。

管服并重,优化营商“软环境”
推行“执法+普法”融合模式,执法人员在日常检查和专项整治中变身“宣传员”,现场讲解食品安全法规和操作规范,及时指导商家整改生熟混放、留样不规范、消毒不彻底等常见问题,进一步提升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和规范经营意识。
强化准入前指导与服务,对新申办餐饮服务的经营者,就其场所布局、设备设施等提供专业建议,依托标准化核查和专业化队伍提升现场核查质效,创新小餐饮备案线上预审与指导,加强小餐饮备案证后监管,实现便捷准入与有效监管的统一。
积极指导企业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扎实推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落地,明确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职责,引导其定期开展风险自查,主动排查风险隐患,将食品安全管理要求融入日常运营的各个环节,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控。
创新攻坚,打造食安“新常态”
重点区域错时监管、重点业态突击检查……通过一系列“土办法”与“新招式”,如今,辖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落实态势良好,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关键三人”职责明确,“日周月”三件事有效执行,从业人员操作日趋规范,索证索票、进货查验、食品留样等制度得到更好落实,后厨环境卫生显著改善,群众对食品消费的满意度和安全感稳步提升。
下一步,黄桥街道将继续坚持“严”的总基调,持续在宣传培训上加力、在监管方式上创新、在责任落实上加压,努力构建人人参与、共治共享的食品安全新格局,让老百姓吃得更加放心、安心、舒心。相黄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