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11月13日,苏州狮山大剧院迎来中国戏曲的“鸿篇巨制”——上海昆剧团昆剧全本《长生殿》的苏州首演。演出将持续至16日,四天连台,演绎全四本十时帝妃绝恋。上海昆剧团将以巅峰阵容、淬炼十年的舞台美学,为苏州观众呈现一部跨越生死的爱情史诗与大唐兴衰的历史长卷。
继此前昆曲《浮生六记》成功上演,以现代改编重构经典故事、广受好评之后,上昆携昆剧全本《长生殿》再度呈现昆曲魅力,以水磨雅韵重唱这部跨越三百年的鸿篇巨制。让江南观众得以用最熟悉的韵律,沉浸式感受李杨爱情与家国兴衰的千古传奇。

曲中巨擘三百年:从传世传奇到昆曲丰碑
传奇《长生殿》由清初剧作家洪昇取材于《长恨歌》《梧桐雨》,历经十载、三易其稿,于1688年问世,甫一推出即轰动京城,被推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全剧五十出,以李、杨爱情与安史之乱双线交织,铺开大唐盛衰画卷,三百年来传演不绝。
然自清中叶后,因折子戏兴起与昆曲生态变迁,《长生殿》全本几近绝迹舞台,常演仅十出左右,情节多所缺失。直至2007年,上海昆剧团历时三年创排全本《长生殿》,首演即成昆曲界盛事,海内外观众纷至沓来。
上昆版全本共纳入原著四十三出,为国内最接近洪昇原貌的舞台制作。作品秉承“整旧如旧”原则,在保留经典折子基础上,复原捏合三十余出濒临失传的戏码,令人、鬼、仙三界贯通,情、景、意交融,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审美,被誉为“具有原创意义的传统经典”。
全本《长生殿》及在此基础上推出的精华版,曾收获中国戏曲学会奖、文化部“文华大奖”榜首、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获评上海文艺创作精品等重大奖项。巡演足迹遍及国内各大省市及港台地区,并参加中德建交40周年,赴德国科隆歌剧院演出。还曾多次进入高校普及推广巡演,深受观众喜爱,赢得了良好口碑。诞生十周年来,这一系列的成绩足以佐证《长生殿》这部精品力作拥有深厚且广泛的群众基础、市场积淀,堪称一出经受艺术与市场双重检验的经典之作。
“梅花”满园阵容:中青二代共谱盛唐恋歌
一部经典的生命力,终究藏在演员的唱腔与身段里。此次全本《长生殿》苏州站演出,上昆集结“星光熠熠”的阵容——三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黎安、沈昳丽、罗晨雪领衔,文旅部英才余彬与第五代新秀倪徐浩同台,堪称“昆曲实力派的集体亮相”。

其中,“梅花奖”得主黎安将挑大梁饰演唐明皇,其嗓音醇厚清亮,演绎《霓裳羽衣》时的温柔、《马嵬惊变》时的悲怆,层次分明极具感染力。同为“梅花奖”得主的沈昳丽、罗晨雪则将在不同场次中饰演杨贵妃,沈昳丽以细腻身段还原“霓裳羽衣舞”的灵动,罗晨雪则以清亮唱腔诠释“梨花带雨”的痴情,二人各有韵味,尽显“一人一貌”的昆曲魅力。
此外,获文旅部“新时代中国戏剧(旦行)中青年英才”称号的余彬,将以温婉唱腔演绎三本《马嵬惊变》中的杨贵妃,其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把控亦素来被观众所称赞。
上海昆剧团第五代小生的出色代表倪徐浩,则将在剧中饰演一本《钗盒情定》、四本《月宫重圆》中饰演唐明皇一角,以俊朗台风与扎实功底,展现昆曲新生代的力量。从“梅花奖”名家到青年新秀接力登台,让“李杨爱情”的悲欢离合更具温度,也让“昆曲传承”的脉络清晰可见。
四本十时:沉浸式感受三百年传奇
全本《长生殿》以“四本连台”结构铺展故事,四日演出累计时长超十小时,从“情定”到“重圆”,完整呈现洪昇原著中“爱情与家国”的双重主题:11月13日首演的第一本《钗盒情定》,聚焦李杨二人在长生殿定情盟誓的甜蜜,“钗盒”为媒,尽显盛唐浪漫;14日的第二本《霓裳羽衣》,以恢弘的歌舞展现“开元盛世”的繁华,却也暗伏安禄山叛乱的危机;15日的第三本《马嵬惊变》,是全剧的情感高潮——马嵬坡下,杨贵妃自缢,唐明皇痛失挚爱,家国动荡与个人悲欢交织,令人动容;16日收官的第四本《月宫重圆》,则以“天人相隔仍相守”的浪漫想象,让这段跨越生死的爱情在月宫得以圆满,给观众留下无尽回味。
每一本既是独立成篇的精彩篇章,又以“钗盒”为线索紧密衔接,从唱腔设计到舞台调度,从人物塑造到情感表达,都堪称昆曲艺术的“浓缩精华”。无论是资深戏迷还是昆曲新人,都能在这十小时的沉浸式体验中,读懂三百年前的爱情悲欢,感受“百戏之祖”的独特魅力。
上海昆剧团全本《长生殿》创排二十周年纪念演出苏州站,是昆曲雅韵与江南文化的一次深度对话,也是上昆向经典致敬、向传承发力的重要实践。目前,演出门票已开售。 苏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