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锦溪北社区举办一场融汇传统手作与环保科普的创意活动,让居民在亲身体验中,将绿色生活的理念“编”入掌心,“种”进心里。
活动现场,居民正专注地将一根根竹篾编织成扇面。一编一织,一挑一压,零散的竹条在巧手下逐渐成型,化为一把把造型独特的竹编扇。“竹扇不仅清凉实用,更是替代塑料扇的环保选择。”志愿者一边指导居民制作,一边介绍竹子的环保特性,“竹子是生长迅速的可再生资源,一次种植可永续利用,相比塑料制品更符合低碳环保理念”。
竹子作为环保材料在此次活动中大放异彩。相比塑料制品,竹子具有显著的环保优势。竹材生长迅速,部分品种最快24小时可长高1.21米,3-5年即可成材利用。竹子的固碳能力远超普通林木,是杉木的1.46倍、热带雨林的1.33倍。“若全球每年使用1亿吨竹子替代聚氯乙烯产品,预计将减少约6亿吨二氧化碳排放”。推动“以竹代塑”不仅能够从源头控制塑料废物使用,还能实现资源再生利用。
活动现场除了手工制作竹扇外,社区还设置了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互动体验环节。“分类知识讲堂”“模拟分类投放”等环节吸引了居民参与,参加活动后大家纷纷表示:“原来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回家我也要尝试减少使用塑料袋,多用环保制品”。
活动虽已结束,但影响深远。未来,锦溪北社区将把旧物回收、环境清理纳入常态工作,让这场“绿色新风”从概念真正变为触手可及的日常。(朱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