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谒庙图(一级文物,由柳亚子纪念馆收藏)
江南时报讯(记者 姬传涛 通讯员 金晴) 南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革命文化团体,是吴江的文化名片之一。抗战期间,南社社员与其他爱国人士一起,共同投身抗日战争洪流。他们以诗文唤醒民众、谴责暴行,呼吁国际支持;组织后援、参与救国会,力促统一战线;组建武装打击日寇,积极献身革命事业。
6月30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南社社员与抗日战争”图文展在柳亚子纪念馆开幕。展览由江苏省南社研究会、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苏州市南社研究会主办,柳亚子纪念馆、吴江区南社研究会承办,并得到吴江区委宣传部、统战部,区文体广旅局,黎里古保办以及江浙沪南社研究部门与相关纪念馆的大力支持。
活动现场,江苏省南社研究会会长李继锋分享了图文展背后的筹备历程,剖析了展览对于传承抗战精神、凝聚统战力量的重要意义,他深情讲述了柳亚子、何香凝、沈钧儒、朱少屏等南社成员在抗战时期的卓越贡献,指出要以展览为载体守护历史记忆,弘扬爱国精神。
据悉,本次展览以32位南社社员在抗战期间的事迹为主线,通过珍贵史料图片及相关实物,展示南社社员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拳拳之心、铮铮铁骨。柳亚子以诗画明志,请尹瘦石作《东都谒庙图》,期待抗战早日胜利,带亲友赴东都(台湾)拜谒延平王庙;何香凝、沈钧儒等人倡导并成立全国救国联合会,提出组织救国路线,组织民众投身抗战。无数南社成员将笔墨化作刀枪,在文化战线与疆场前线双线作战。
当天下午,来自江苏、上海、浙江的南社研究机构代表与历史学者围绕“南社社员与抗日战争”展开研讨。柳亚子外孙柳光辽《我与爷爷的故事》口述历史研究项目在交流会上启动,通过南社成员后裔的视角,为那段历史注入更多鲜活的情感与细节,让南社精神的传承更具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