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长漾:建设“幸福河湖”,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
2024-09-09 13:5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孟正中  
1
听新闻

  吴江长漾位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是水域面积近7平方公里的长条形湖泊,西濒太湖、北接太浦河。去年,长漾有幸入选全国15个幸福河湖建设试点项目,为当年度江苏省内唯一。今年七月,长漾幸福河湖建设工程通过专家组复核验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长漾区域自古以来便是物埠民丰的鱼米之乡,孕育了蚕桑、村落、古镇等江南文化符号;今天的长漾通过幸福河湖建设,正在成为展示人文经济和乡村振兴的窗口。

  江南长夏,长漾之畔的江村历史文化园、太湖雪蚕桑文化园等地,却呈现出宁静悠然的原野氛围。江村,也叫开弦弓村。上世纪3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以故乡江村为学术考察样本,写下了名著《江村经济》。江村文化园集中展示了费老姐弟和江村剪不断的渊源。江村启迪了费孝通先生的社会学思考,同时也定格了姐姐费达生的事业。

  费达生是著名的蚕丝业专家,在她的推动下,开弦弓村于上世纪初成立了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村机械丝厂,江南农村的原始工业化就此开启。从一缕丝到万匹绸,桑叶育蚕,春蚕吐丝,剥茧抽丝、拉绵制被,一道道传统工艺在太湖雪蚕桑文化园再现;从农业到手工业,经商业再融入现代经济,蚕桑丝绸记录了乡村发展变化,也是鱼米之乡走向富饶文明的不竭动力。

  近年来,苏州吴江区积极打造环长漾新时代鱼米之乡“最江南”样板区。蓝色打底,绿色勾勒,金色提亮,长漾幸福河湖建设统筹了水安全提升、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浓墨淡彩地描绘出了长漾的“幸福画卷”,以生态产品价值助力流域区域发展。

  蓝色打底。吴江全新升级水安全保障防线,加高加固长漾部分岸段堤防,结合吴江区智慧水务信息化系统,建设长漾及周边区域融合的数据底板、河网防洪排涝预报调度模型、洪涝积淹模型、活水调度模型等专业模型,实现湖泊信息化管理。

  绿色勾勒。吴江培育构筑水生态涵养体系,实施生态清淤和水土保持工程,环长漾片区已建成幸福河湖10条、省级湿地公园1处、市级自然湿地5处、特色田园乡村4个。

  金色提亮。吴江协同发展打造乡村振兴品牌。围绕长漾,吴江成片打造桑基鱼塘设施与开弦弓村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形成完整的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价值实现路径。

  以长漾为“幸福”的榜样,截至目前,吴江已经累计建成幸福河湖300条,获评省级幸福河湖4个,市级幸福河湖21个,构建了“水安河畅、水清岸绿、水秀景丽、人文之美”的全域幸福河湖格局。 孟正中

标签:幸福;长漾;太湖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