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自霜降始,白昼秋云散漫远,霜月潇潇霜飞寒,冬日渐近。”每年10月23日前后,霜降来临,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围绕霜降节气,结合幼儿园各种各样的资源,苏州市姑苏区南环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开启了一场美食之旅。
俗话说“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时节,不仅要穿得暖,也要吃得暖。板栗是秋天收获的果实,刚出炉的糖炒栗子,热气腾腾,带着香甜味道,简直是寒冷天气的季节限定,深受大家的喜爱。于是,小班年级老师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经验、生活,将霜降节气融入课程,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一份美味的糖炒栗子。活动牢牢抓住“以儿童为中心”,从环境、材料等方面满足幼儿动手操作、实际尝试、不断探索的需求,给予幼儿充分实践的机会和条件;在节气融入食育课程时,也不高于幼儿已有生活去“硬融”,而是抓住幼儿生活中的条件与契机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自然而然地融入。
中班的幼儿则围绕幼儿园中一棵高大的银杏树,通过捡白果、做白果、画白果等一系列活动逐渐了解银杏果。同时,教师也把银杏果融入到多个区域游戏活动中,成为孩子们的游戏材料,在设计和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观察并了解身边的银杏树,记录着和银杏做朋友的珍贵瞬间。
今年幼儿园新种了一棵柿子树,孩子们总喜欢在午后散步时观察它的变化。面对一个个灯笼似的小柿子,孩子们的疑惑也在不断地产生:“为什么这个柿子是硬硬的,跟我见过的不一样?”“柿子什么时候会成熟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当孩子对柿子树产生兴趣时,大班的老师及时把握教育契机,利用园内的资源,带领孩子们一起探索柿子的秘密。
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是一个点点滴滴的渗透、积累、发酵的美妙过程,含蓄而又充满力道。教育就是“发现,唤醒,点燃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孩子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只要沉下心来和孩子相处,就能发现很多新的细节从孩子的言行中调皮地闪现,这就是孩子的成长!
汤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