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日,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根据线索深度经营,远赴全国10余个省市,成功摧毁一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侵犯知识产权全链条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人,现场查扣假冒世界顶级品牌头盔15000余个、侵标标识30万余套,涉案金额高达2亿元。
缜密侦查 一条线索牵出幕后黑手
2021年6月,吴江警方根据一条线索发现,辖区可能存在销售假冒知名品牌摩托车头盔的情况。于是民警立即展开侦查工作发现,这些头盔看起来与正规品牌的头盔并没有什么不同,一样的喷漆、一样的商品标识,但是根据专业鉴定,让线索成了既定事实,这些线上、线下销售的品牌头盔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民警发现,涉及的“品牌头盔”在国内均未设立生产机构,市面流通的所有正品均为国外进口。这批头盔不仅在吴江区域内销售,还有大批量销往外地,疑点重重。经过前期初步摸排,民警发现在吴江某汽车城以及某产业园中的多家公司存在重大嫌疑,随后民警多次实地走访摸排、蹲点守候,案件有了新的突破。“这些售假的网点、实体店都是最底层的,这形成规模的背后必然还隐藏着不法的利益链条。”吴江区公安局民警庄博说。随后,吴江区公安局迅速组织警力成立专案组,全力开展侦查。
紧盯售卖这条线索,民警根据深度走访调查后进行摸排,终于在掌握大量信息后发现,由广东佛山、浙江温州等地则负责提供假的商标标识、涉假商标的头盔防尘套、说明书、涉假头盔的开模磨具等制假原材料及配件,之后运送到江西吉安进行制做,然后将成品假头盔通过批发商加价销售给终端买家。一个遍布江西、广东、河南、江苏等10余个省市,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侵犯知识产权的全链条犯罪团伙终于浮出水面。
层层破网 足迹遍布全国10余省市
经过侦查,位于江西吉安某村的一家木材加工厂进入了民警的视线。“这厂肯定有问题!表面上看是一家木材厂,但白天一直大门紧闭,只有晚上才开工,木材生产也不用大货车拉货。结合其他证据,我们判断,这里极有可能就是制假的窝点。”专案组民警林建余说。当时专案民警对厂内的情况一无所知,要想摸清情况就必须进入厂里,但是工厂对进出人员控制的很严格,办案民警第一次走访时,就发现院内装了很多监控,一旦有陌生人进出,就会自动报警。其他各点的走访排摸工作也是困难重重,浙江温州因为是小商品市场聚集地,生产商标标识的作坊多达上百家,人力走访工作量极大。另外一边,当时由于疫情原因,远赴河南一个仓储点的侦查民警,也被村民拒之门外……
面对这样有组织、集团化的犯罪,为了防止打草惊蛇,专案组决定暂时不与嫌疑人进行正面接触,展开长秘密侦查。4天时间里,看了60多个小时的监控,民警终于发现了突破口——经常有车辆往来于木材厂和3公里外的一家厂房!
原来,为转移风险,木材厂这个制假窝点只生产半成品,而这间隐匿于其余正规厂家4楼的办公室承接制作假头盔的最后一步——进行最后的贴标工作。随后,犯罪嫌疑人饶某、刘某随即进入警方的视线。经查,犯罪嫌疑人饶某伙同嫌疑人刘某等人,在江西吉安市租用厂房为窝点,通过购进制假设备制造假头盔。他们分工明确,由饶某夫妇负责生产管理,刘某负责喷漆、贴标。在假头盔完成生产后,饶某会以400-900元不等的价格对下批发,批发商在全国10余个省份设立假货销售及仓储窝点。
全线抓捕 30余名嫌疑人悉数落网
等待时机成熟,吴江警方迅速制定抓捕方案,同时抽调经侦、刑侦、网安等部门,以及各派出所精干警力100余人,远赴11个省份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在短短4个小时内,共抓获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嫌疑人饶某、陈某等30余人,将远在江西吉安的1个制假工厂,广东广州、佛山、浙江温州的3个制造标识的上游厂家,河南濮阳、山东临沂、湖南长沙、苏州吴江等地的5个下游售假窝点一网打尽,现场查扣假冒世界顶级品牌头盔15000余顶、侵标标识30余万套,涉案金额高达2亿元。至此,这个侵犯知识产权全链条犯罪团伙彻底摧毁。
因为国内“一盔一带”等相关安全政策的落地实施,摩托车骑行者的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加上摩托骑行者的消费者普遍年轻化,看中品牌知名度,对品牌产品青睐有加,一些不法分子便抢抓“机遇”,干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虽然这些假头盔在外观上和正品基本一致,但由于原材料品质不过关、生产设备缺失、生产过程不规范、毫无产品质量标准,造成生产出来的涉假头盔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生产完成后也没有相应的质量检测,直接被投入到市场。这些头盔直接流入市场,具有极大的安全风险,隐患巨大。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