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丹桂飘香。近日,南京沿江街道水城社区以“新风同行 文明相伴”为主线,举办“家风润童心 义卖汇善举”主题活动。十余组亲子家庭相聚北外滩水城十八街区东门广场,在社区党委统筹下,把传统节日温情注入基层治理创新,以家风传承为弦、公益善举为谱,奏响邻里守望的和谐乐章。
家风故事,文明传承“微课堂”
“爷爷总说,东西修修还能用。”扎着利落马尾的小女孩,双手举着带着缝补痕迹但整洁干净的书包,用稚嫩的声音分享家中故事,让“勤俭节约”的家风不再是抽象概念,变得可触可感;一旁梳着双马尾的小妹妹,兴奋地亮出妈妈帮楼下独居老人取快递的照片,“邻里互助”的温暖画面通过童言稚语传递,瞬间引发在场家庭的强烈共鸣。一场“家风故事会”成为社区德育的现场课,家长们补充自家“孝亲敬长”“守信明礼”的生活细节,有的说起孩子主动帮长辈捶背,有的分享全家约定“承诺必守”的小事,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悄然成为滋养青少年品德成长的沃土。
爱心义卖,社区治理“微循环”
活动现场,一张张黄白格子布铺就的“小摊位”依次排开,手绘灯笼泛着暖光、绘本图书整齐堆叠、毛绒玩具憨态可掬,各类闲置物品错落摆放,满是童趣。穿粉色志愿马甲的小“摊主”格外积极,双手高举写有“爱心”字样的纸盒,脆生生地吆喝:“买玩具就是献爱心,大家快来看看呀!”身旁的母亲举着手机,轻轻定格孩子认真递出商品、与“顾客”礼貌交流的瞬间。每个家庭自发带来的闲置物品,在孩子们的巧思摆放和热情推销下被重新赋予温暖意义,每一笔交易都承载着公益初心。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义卖所得将全额注入“困境群体帮扶基金”,形成“居民参与—社区统筹—精准帮扶”的治理闭环。
善治共生,邻里共同体“实践场”
当穿白色连衣裙的小女孩,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印着“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服务证书时,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这场活动传递了“人人可慈善、小事显大爱”的公益理念。通过“孩子影响家庭、家庭带动邻里、邻里改变社区”的传导效应,不少家长当场表示愿意加入志愿服务队,社区治理模式也从过去的“单向供给”逐步转向“多元共治”,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在阵阵欢笑与温情互动中自然生长。
月华如水,流淌在水城社区的每个角落。活动落幕,善治的涟漪正扩散,家风传承完成从“知”到“行”的转化,公益善举实现从“概念”到“习惯”的沉淀,共同绘就“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新画卷。 (通讯员:秦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