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葛塘街道接待寺社区位于街道北部,总面积约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2万人,辖区内“九小”场所数量达450家,且普遍存在安全基础设施薄弱、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等问题,给社区安全管理带来巨大压力。
中山科技园商业街作为辖区重要的商贸集散地,由于长期存在管理边界模糊、主体责任分散等问题,如今各类安全隐患尤为突出,积累形成了“四大顽疾”:消防通道被违规占用形成“肠梗阻”、基础设施老化造成“隐性病”、环境卫生问题引发“慢性病”、车辆无序停放导致“秩序病”。
针对社区安全生产工作现状,社区党总支主动对接江北新区应急管理局,将“应急管理消防一体化工作站建设”作为本年度“双结对 双促进”工作重点推进项目,决心通过党建引领,破解社区应急管理难题。该工作站整合应急管理、安全监管、消防宣传与应急指挥功能于一体,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承担日常安全巡查、隐患排查整改、安全宣传教育等工作,保障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系统施策的治理实践
面对日益严峻的安全隐患问题,社区联合街道各部门创新建立“1+3+N”应急管理机制(1个专项工作组、3级响应体系、N个处置单元),将商业街整治工作列为本年度应急管理消防一体化工作站“攻坚克难”重点工程,全面打响社区商圈安全治理的攻坚战。
体系化构建“指挥链”。由街道领头成立商业街环境综合整治专项工作组,由街道办李军主任作为组长,相关涉及领导任副组长,涉及部门和社区负责人为组员,形成“专班调度—部门联动—社区落实”三级响应体系。其中针对消防通道堵塞、私搭乱建等“老大难”问题,由街道执法大队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早会商、晚复盘、周调度”制度,实施挂图作战,确保治理靶向精准。
精准化打好“组合拳”。多措并举齐落实,一是组织各专业部门实地摸排,深入挖掘安全隐患,制定分类问题清单,按专业条口推进整改。二是组织开展“敲门式”安全宣讲,工作人员上门宣讲;同时精选辖区内外的真实安全事故案例推送至商户群,时刻提醒安全生产这根弦。三是组织开展消防应急演练、应急事件处置专项培训,通过案例解析、实操演示等方式,系统讲解燃气泄漏、电路故障等突发情况的应对流程。
多元化凝聚“共治力”。抓牢“政治”引领,社区积极探索“以人民为中心”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构建共治共享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通过多部门多方式协调,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同时秉持“自主管理、共担责任、协同保障”的核心理念,拟建立“商户自治联盟”,推动商户管好“门前事”,守好“经营门”,共筑安全经营生态圈。
由表及里的治理蜕变
“以前商业街消防通道总被堵,各种垃圾乱堆放,现在整改后敞亮又安全,这多亏了社区党组织牵头干实事!”家住商业街天慧苑的王阿姨笑着说。经过2个多月的集中攻坚,商业街整治工作现已取得显著成果,商业街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安全设施从“残缺不全”到“完备运行”,环境秩序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管理模式从“被动应急”到“主动防控”。
安全防护网越织越密,辖区安全系数实现质的提升。如今,喷淋系统、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灯、烟感探测器等消防设施一应俱全,设备周边杂物已彻底清理,确保应急时刻 “拿得出、用得上”。
街区环境实现华丽蝶变,品质能级跃上新台阶。周边道路翻新完毕,平整整洁的路面让人眼前一亮;近2000平方米的新增绿化悄然铺展,郁郁葱葱的草木为街区添了生机与活力;垃圾清运效率翻倍,日产日清的节奏让环境更显清爽;雨污水管网全面清疏通畅,后续还将持续推进管网改造升级,从根本上破解积水、臭水难题。据阶段性成果调研,商户对环境整治提升的满意度大幅攀升70个百分点,看得见的变化赢得了实打实的认可。
治理长效机制已然扎根结果。“每日巡查、每周会商、每月考评”的工作闭环持续运转,让安全管理从“突击整治”转向“常态长效”。辖区荣兰酒楼秦经理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如今的商业街,烟火气里飘着安心味,经营起来腰杆更硬、底气更足!”
基层治理的改革创新
接待寺社区中山科技园商业街的治理实践,为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党建引领是根本保证。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对接资源、协调各方力量,为社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
系统施策是关键方法。“1+3+N”应急管理机制实现了各部门、各方面力量的有效整合,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治理合力。
群众参与是动力源泉。应急管理工作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才能形成长效治理机制。
应急管理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大合唱。接待寺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完善社区应急管理机制的实践,为基层社区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通讯员: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