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沙洲”军民同心传薪火 “学在沙洲” 民生关爱欢乐多
2025-07-29 12:41:00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在“八一”建军节即将之际,南京市建邺区沙州街道中胜社区开展“军民同心传薪火·非遗共筑强军梦”居民庆祝活动。

活动伊始。活动主持人通过PPT系统讲解,引导居民共同回顾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历史、发展历程以及经典战役。大家仿佛回到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深刻感受解放军烈士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牺牲与贡献,使红色基因在人人心中生根发芽。

随后,活动志愿者结合战地家书、军功章等实物,讲述英雄们的英勇事迹。在随后的“英雄事迹问答”环节,现场居民们踊跃答题,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怀。接着,活动进入五角星、军徽等红色主题竹编环节,专业老师现场教授编制方法,居民们认真学习,只见巧手翻飞,一件件精美的竹编作品在他们手中诞生。这些作品既是非遗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军人精神的颂扬。

此次活动,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为构建和谐社区做出了积极努力。

穗花园社区开展青少年暑期实践活动

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7月25日上午,金穗花园社区联合省级非遗盐水鸭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开展“非遗润童心·文化共传承”暑期实践活动,辖区30余名青少年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伊始,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盐水鸭生产车间。在非遗传承人王师傅的引导下,孩子们透过玻璃幕墙,近距离观察选鸭、腌制、风干、煮制等12道盐水鸭传统工序。王师傅一边给孩子们展示百年盐水鸭老卤罐,一边讲述:“每只鸭子需严格控制重量在2.8至3.2公斤,腌制之时盐与各种配料的配比要精确到克。”同学们通过参观生产线、聆听非遗故事,在“可观、可感、可参与”的体验中,真切感受非遗美食的文化底蕴。

走出盐水鸭生产车间,同学们在潮妈乐享汇工作人员引导下,走进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开启消防探秘之旅。

消防员带领孩子们来到消防员抗风训练区,鼓风机器人强劲的风力呼啸而出,孩子们被吹得站不稳,有的张开双臂与风“搏斗”,有的手拉手互相鼓劲。消防员在一边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一边讲解各种设备的应用,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懂得了消防的深刻意义。

此次活动,传承了非遗文化,增强了孩子们的消防安全意识,促进其在暑期快乐成长。

科技园社区开展民生关爱活动

为提升辖区居民应急自救能力,7月26日至27日,科技园社区联合建邺区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活动。

活动邀请了安全与应急管理培训师徐海等3位老师,为辖区30余名居民进行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培训活动通过“理论+实操”的模式。特别在包扎技能培训中,老师重点教授了止血带止血法,讲解了可疑内出血的现场判断与处理方法。现场演示了三角巾包扎、三角巾单肩包扎、三角巾双胸包扎、膝关节包扎等多种实用包扎方法,现场居民进行了一对一模拟练习。

在心肺复苏培训环节,徐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演示,并通过教学模具一比一还原救援现场。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操作中,演示了如何正确开启设备、正确粘贴电极片的操作,还深入讲解了气道异物梗阻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强调要区分了幼儿和成人的不同操作方法。

教学结束,红十字会考核人员对培训人员进行了“线上理论+线下实操”一对一的考核方式,面对严格的考核,学员们沉着冷静,将两天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应急救护,在考核中展现自己最佳的学习成果。

为关爱辖区青少年暑期生活,7月28日,科技园社区联合南京市秦淮智高科教工作坊开展“古井拾遗,江南水井文化科普活动”。

在文化讲座环节中,科普老师通过图文资料与视频,生动讲解南京地区的文化遗产(如古桥、水井、传统建筑),重点介绍了水井在农耕时代的作用。随后,辖区青少年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动手组装木质压水井模型,制作过程中,主要运用气压密封性原理与榫卯拼接技巧,在调试压水功能的过程中,着重观察水流输出效果,深刻体验了压水井的传统工艺。

此次活动,是一次成功的暑期课外实践,它使青少年在体验传统工艺之时,进一步树立了文化自信与创新意识。

(李叶梓 姚文 王沭宁 刘雨 莫祥新)

标签:讲解;南京市;传承
责编:殷文静

服务热线